英国学者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交流
本文关键词: 和平与发展 国际战略研究所 研究中心 历史问题 尼尔 核心利益 国际秩序 协商方式 了中 出处:《和平与发展》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3月6日,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访问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双方围绕东亚安全、乌克兰局势等问题深入交换看法。尼尔认为,当前东亚热点问题错综复杂,中日钓鱼岛争端是其中最容易失控的问题,特别是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加剧了中日矛盾,是不明智的做法。西方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角力由来已久,
[Abstract]:On March 6th, Neil, a senior researcher at the Britis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visited the Center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The two sides exchanged views in depth on issues such as security in East Asia and the situation in Ukraine. At present, the hot issues in East Asia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the most likely to get out of control, especially Japan's attitude towards historical issues has exacerbated the Sino-Japanese conflict. It's unwise. The West has been wrangling with Russia over Ukraine for a long time.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3月6日,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访问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双方围绕东亚安全、乌克兰局势等问题深入交换看法。尼尔认为,当前东亚热点问题错综复杂,中日钓鱼岛争端是其中最容易失控的问题,特别是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加剧了中日矛盾,是不明智的做法。西方与俄罗斯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学术交流活动[J];和平与发展;1997年03期
2 张雪飞;论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战略思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谢灿坤;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熊琪;和平与发展的呼唤──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J];新东方;1995年04期
5 高祖贵;面向新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战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12期
6 王在邦;世界主流不会偏离和平与发展[J];了望;1999年34期
7 潘晔;论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思想[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8 魏汝英;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9 黄平,宗永平;试析江泽民“三个不变”思想[J];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04期
10 卫灵;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认识时代主题[J];新视野;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立平;;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与中国和平崛起[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2 田静;;前言[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3 陈志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4 马桂英;;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新视角[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宋冰;;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驰;;略论邓小平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永贵;;引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观——论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及其时代意义[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周忠海;;构建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贸易组织.政府.企业”WTO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9 张国胜;周英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未来解析[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傅军;;邓小平异中取和、和中求生的辩证思想[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红 通讯员 岳媛;希望论坛更多关注和平与发展[N];海南日报;2011年
2 记者 董国勋;“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论坛”将在我市举行[N];大连日报;2011年
3 记者 马永锋;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论坛在连召开[N];大连日报;2011年
4 记者 马永锋;为促进东北亚和平与发展多作贡献[N];大连日报;2011年
5 记者丁雷;东北亚国际和平与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N];大连日报;2011年
6 欧盟驻华大使 赛日·安博;和平与发展的有效机制[N];人民日报;2010年
7 侯小河;建立军事互信是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N];学习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周峰;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建设性力量[N];解放军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马海兵 韩显阳 张春友;上合组织 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席来旺 吴云;联合国中国支持让体育促进和平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芝华;执政安全视野下的宗教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曹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贺长余;从革命到发展[D];辽宁大学;2013年
4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焦平;关于世界大转折的战略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朱哲;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秀萍;中国模式:经验、困局与出路[D];南开大学;2012年
9 朱琳;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任胜君;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与国家对外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菊;中国外交的和平理念: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和平崛起[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焦艳;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及其继承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武香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社会主义本质[D];河南大学;2006年
4 陈晨;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岩;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新宇;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洪斌;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国外交思想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薇;新时期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D];吉林大学;2008年
9 黄剑东;国际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孟丽娟;中国与大国的关系和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74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7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