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南沙群岛收复与二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本文关键词: 国际新秩序 雅尔 中国海军 海洋权益 国际条约 海洋安全 国际社会 渚碧礁 鸿庥岛 九二共识 出处:《当代世界》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二战后所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对西沙、南沙群岛的归属作出了明确的法律安排。基于此,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近年来在越、菲等南海沿岸国推动下,在美、日、印等国的介入下,南海问题日趋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强调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成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Abstract]:The Yalta system formed after World War II has made clear legal arrangements for the ownership of Xisha and Nansha Islands. Based on this, China ha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Xisha and Nansha Islands. Driven by the Philippines and other coastal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India,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s increasingly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context, China proceeds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through negotiation and consult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maintain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作者单位】: 91024部队;海军参谋部军事理论研究部科研指导部;
【分类号】:D823;D81
【正文快照】: 二战后所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对西沙、南沙群岛的归属作出了明确的法律安排。基于此,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近年来在越、菲等南海沿岸国推动下,在美、日、印等国的介入下,南海问题日趋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明,徐东升;论21世纪的国际新秩序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于贵明;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J];前沿;2002年04期
3 费名;中俄联手勾画国际新秩序[J];兵团建设;2005年08期
4 陈新明;主旋律与变奏曲: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与营造周边环境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刘建飞;;国际新秩序与联合国改革[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12期
6 李丹;;和谐世界与国际秩序[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0期
7 苑爽;巩茹敏;;“和谐世界”与构建国际新秩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8 吴兴唐;;与时俱进的国际新秩序的理念与实践[J];当代世界;2008年10期
9 宋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2年18期
10 倪童军;国际新秩序初探[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夏立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莫莉;加强合作应对危机 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N];金融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修兵 翟群 焦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新秩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徐帆;全球社会学家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人民日报记者 鲁绍明、王丙飞;一些国家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马海涛 博悦;推动建立和平公正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荣誉学部委员 刘海年;构建充分实现人权的社会和国际新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王郦久;共塑负责任的大国形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杨成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N];光明日报;2004年
9 记者 刘莉莉 郝薇薇;中拉友谊:相知不以万里远[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10 刘莉莉 郝薇薇;相知不以万里远[N];国际商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金宁;21世纪东亚国际新秩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罗马;中国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王涛;社会困境与重构国际秩序的治理——中国的多极化战略及“和合逻辑”的抉择[D];浙江大学;2002年
4 俞国斌;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许利娟;和谐世界理念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律;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李现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欧政治关系[D];外交学院;2005年
8 祝晓香;新时期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基本政策的调整与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2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8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