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南海政策及其发展演变
本文关键词: 日本 南海争端 日美同盟 南海政策 出处:《和平与发展》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亚洲大国和美国的盟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对南海地区局势有较大影响力。梳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南海政策演变的历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我国对周边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和有效应对,为维护我国的南海主权利益及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Abstract]:As an Asian power and an ally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after World War II, especially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t will be helpful for China to accurately predict and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geopolitical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create a goo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safeguarding China's sovereign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D831.3
【正文快照】: 近年来,南海已经成为牵动全球视野的焦点。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其主权争端性质复杂,牵涉岛屿主权、海洋划界、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更是由于美、日、印、澳等多个域外大国积极介入以谋求在南海和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力所致。在这些域外大国中,日本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一方面,传统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万胜;;论日美同盟与日本的海外派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藤崎一郎;李莉莉;;日美同盟下一步[J];大经贸;2010年Z1期
3 廉德瑰;;浅析日美同盟的深化[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4 张景全;;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5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年10期
6 徐万胜;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三大趋势[J];当代亚太;2000年10期
7 金熙德;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及其未来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7期
8 李劲松;新世纪日本安全战略的新走向[J];国际展望;2001年06期
9 孙文清;论日美同盟关系的“全球化”趋势[J];和平与发展;2004年04期
10 刘昌明;新世纪之初日美同盟的加强与日本的防卫战略动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俊彦;;日美同盟的新发展[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4年第1期(总第114期)[C];2014年
2 江新凤;;2012年度日本《防卫白皮书》评析[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赞;日本新外相:将加强日美同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尤文虎 郁章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91379部队工程师;日美同盟,,驶向何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记者 徐松 张艺;外交部:日美同盟不应超出双边范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日美同盟:漂亮包装难掩丑陋实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赵忆宁;日美同盟漂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早报记者 王国培 采访整理 加藤嘉一;裂变:日美同盟50年[N];东方早报;2010年
7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学者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N];东方早报;2012年
8 王少普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日美同盟如何包容中国[N];东方早报;2007年
9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林晓光;日美同盟:强化之余还会谋求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10 李学军;小泉强化日美同盟其实另有打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姝;冷战后日本的日美同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金松;冷战后日美同盟的调整和日本安全战略转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春耕;日美同盟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琪;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发展及原因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7 孙晓东;日美同盟的新定位与东北亚安全[D];延边大学;2007年
8 陈道育;日美同盟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微;重大危机下的日美同盟[D];外交学院;2011年
10 尚光明;试论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强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9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9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