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达赖企图邀请尼赫鲁访问西藏事件述论——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的梳理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 十四世达赖 尼赫鲁 中国政府 西藏 出处:《南亚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十四世达赖企图邀请尼赫鲁访问西藏事件是中印关系由热趋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达赖企图邀请尼赫鲁访问西藏有着借重印度牵制中国中央政府的目的。而尼赫鲁煽动达赖邀请其访问西藏的意图主要是力图增强对西藏的影响,分化西藏上层。但由于印度对中国的不友好举动日渐增加,尤其是长期或明或暗地深度介入西藏问题,逐渐超出了中国政府容忍的限度。最终中国政府正式拒绝尼赫鲁访问西藏。尼赫鲁得知中国的回绝后,并不死心,借口访问不丹路经西藏。而达赖得知中央政府的决定后,虽没有明确直接反对,但内心对此是不满的。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中印关系更为微妙。
[Abstract]:The attempt of the 14 Dalai Lama to invite Nehru to visit Tibet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process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becoming hotter. Dalai's attempt to invite Nehru to visit Tibet has the purpose of relying on India to conta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Nehru's intention to incite Dalai to invite him to visit Tibet is mainly to try to increase its influence on Tibet. Dividing the upper layers of Tibet. But due to the increasing unfriendly actions of India towards China, in particular, India has been deeply involved in the Tibet issue for a long time, whe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Gradually beyond the limits of tolerance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inal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ficially refused Nehru's visit to Tibet. After learning of China's refusal, Nehru did not give up and made an excuse to visit Bhutan through Tibet. When Dalai learned of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lthough there is no clear direct objection, but the heart is dissatisfied with this incident, this incident, make Sino-Indian relations more subtle.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思政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号:15YJC77004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号:2014M55205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9.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道隆;;尼赫鲁倡导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J];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04期
2 陈峰君;;尼赫鲁政治思想评述(续) (四) 尼赫鲁的不结盟主义思想[J];南亚研究季刊;1989年04期
3 尚劝余;;尼赫鲁思想的主要特征[J];南亚研究季刊;1990年03期
4 尚劝余;;略论尼赫鲁思想的基本内容[J];南亚研究;1992年04期
5 尚劝余;;尼赫鲁早期生活探微[J];南亚研究季刊;1993年01期
6 尚劝余;;尼赫鲁思想特征再探[J];南亚研究;1993年03期
7 张忠祥;论尼赫鲁的不结盟外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陶季邑;尼赫鲁不结盟思想的历史地位[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9 黄正多;尼赫鲁时期印度对南亚邻国外交政策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01期
10 ;毛泽东要给尼赫鲁“洗脸”[J];领导文萃;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红生;;“民主”与“社会主义”——1935-1945年毛泽东思想与尼赫鲁主义形成比较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波;尼赫鲁:印度的“发现者”[N];经济观察报;2013年
2 本报驻印度记者 钱峰;三盏不息的长明火[N];人民日报;2003年
3 张静宇;五项原则诞生记[N];人民日报;2004年
4 本报新闻版副主编 于东辉;偏执的弧线[N];中国经营报;2007年
5 屠培林;周总理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的伟人风范[N];中华新闻报;2002年
6 拉布拉多;纠结的印度人[N];世界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亮;浅析尼赫鲁“不结盟”思想[D];外交学院;2010年
2 甘露华;尼赫鲁父女统治时期的印美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3 马洪涛;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婷;试论尼赫鲁时期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5 赵坤鹏;尼赫鲁的南亚战略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成力;尼赫鲁执政时期印度对美国政策[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婷婷;尼赫鲁—甘地家族与印中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峰;观念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继兴;尼赫鲁外交的文化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10 高琳;文化因素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4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