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选题:中韩关系 切入点:外部因素 出处:《理论视野》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韩关系20多年的磨合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础条件,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着难得机遇。中韩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绝非易事。外部因素干扰、军事安全合作滞后、民族主义情绪浓厚、贸易摩擦、共有文化解读与历史认识的分歧等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为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两国应提升中韩关系的战略高度,将之打造为东北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支柱,为此要积极推进中韩FTA建设,共同构建东北亚发展新模式;强化中韩安全合作,以此为基础寻求建立中国与美韩同盟的沟通机制;加强对日协调,推动中日韩三方合作;密切并扩大两国间多层次的人文交流,加强两国智库间的交流合作。
[Abstract]:The running-in of Sino-South Korean relations for more than 20 years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deepe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Deepening th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faces a rare opportunity. The complexity of China-South Korea relations determines that it is not easy to deepe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External factors interfere, military security cooperation lags behind, and nationalism is strong.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raise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Sino-Korean relations. To make it the core pillar of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Asia,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TA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jointly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Asia,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eek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alliance. We will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with Japan, promote tr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close and expand multi-level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strengthen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nk tanks.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分类号】:D8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生;;试析当代韩国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2期
2 赵维焘;;浅析中韩关系发展中的隐忧[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3 马瑞映;民族主义:概念与现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吴鹏;民族主义的发展与世界武装冲突[J];世界民族;1995年01期
5 萧功秦;对西方保守派 “中国威胁论”的批评[J];民主与科学;1997年05期
6 黄凤志;论20世纪的世界民族主义[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陈武能;“五四”运动的民族主义与我国现代的律师事业[J];中国律师;2002年05期
8 王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J];学海;2004年01期
9 王云飞;20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战争及恐怖主义[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严庆;青觉;;从概念厘定到理论运用:西方民族冲突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润斌;;民族主义演进与奥林匹克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韩琦;;论克里奥尔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局限性[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包胜利;;2006-2009年国内“世界民族研究”综述[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万鄂湘;;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重读孙中山先生有关“民族主义”的论断新悟[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李广良;;民族、民族主义与开放主义[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方田;;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家有;;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8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郑汕;;印度民族主义的特征及世界性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凯 李晶;世界杯中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马立诚;为何不要狭隘的民族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3 秋风;游走在全球化与商业民族主义之间[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康慨;少年枪手:该死的民族主义报纸让我向作家开枪[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于福坚;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熊坤新;学术视野下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湘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 张汉东;中国出口,该担心些啥[N];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保东 高浩荣;中韩关系发展快合作前景广阔[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本报记者 郑固固 专家 辛旗;民族主义与两岸青年的责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明晖;商业文化:不要让民族主义成为一个伪命题[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林涛;设计事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D];清华大学;2004年
3 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赵立新;当代东亚民族主义与国家间关系[D];延边大学;2012年
6 帅建林;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金英兰;韩国的社会结构与民族主义[D];上海大学;2012年
8 喻坤鹏;贸易摩擦与美国延缓中国发展的策略[D];暨南大学;2010年
9 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洁;民族主义情绪对中韩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2 叶珉;复兴,还是衰亡?[D];外交学院;2002年
3 党军;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金鑫;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运哲;石原慎太郎与冷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勇兵;论民族主义起源的社会心理机制[D];苏州大学;2003年
8 孙慧;民族主义与近代德国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钊;民族主义的传统化表象与现代化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张利洁;中印贸易摩擦对两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4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3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