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战略视角看待中国和平发展中的战略节制问题
本文选题:大战略原则 切入点:和平发展道路 出处:《新视野》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战略节制是指一国在制定国家战略过程中,根据客观情况自觉地对目标、手段、过程以及影响进行限制的行为。根据大战略的基本原则,适当节制是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外交实践中也经常体现出战略节制的原则和思想。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方针,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坚持在战略上保持适当节制,冷静衡量自身利益,选择客观有效的政策,以维护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发展外部环境。
[Abstract]:Strategic abstinence refers to a country's behavior of consciously restricting the goal, means, process and influence in the course of formulating a national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Proper control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strategic restraint are often reflected in the diplomatic practice of New China.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has decided on a strategic policy of adhering to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 must adhere to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must maintain proper strategic restraint, weigh its own interests calmly, and choos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policies to safeguard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for development. Creat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外交部欧洲司;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雷;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东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时殷弘;;国家大战略理论论纲[J];国际观察;2007年05期
3 王存胜;;俾斯麦外交思想析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时殷弘;于海峰;;论大战略的目的及其基本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于l,
本文编号:1646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4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