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始于_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
本文关键词: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
张蕴岭
2013-1-30 0:43:20 来源:《当代亚太》(京)2008年01期
作者简介: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亚太研究所前所长。
内容提要:本文在回顾东亚合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促成东亚合作的历史缘由、东亚合作的功能及内在特征,对东亚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本文认为,东亚合作是基于现实利益基础上的务实合作,在支持机制上体现为灵活的多层型。东亚合作的“开放性”及参与东亚合作的各方利益选择的差异,使其成为一种地区关系的协调和合作架构,而非一个单一地区组织。东亚合作进程将以“东盟+3”为主渠道,,沿着充实合作内容的方向推进,但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将进展缓慢。在本文的最后,对中国的区域观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 键 词:东亚合作 东盟 中国 日本
如果从1997年启动“东盟+3”对华合作开始算起,东亚合作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有待观察和研究的问题。如何认识东亚的合作?东亚合作向何处走?能走多远?中国的政策取向如何?这既有理论问题,也有现实问题。
对东亚合作进程的简单回顾
东亚作为一个地区开展合作运动的历史不长。一般认为,马来西亚前总理马
哈蒂尔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只是一个启蒙,而真正的实践是从1997年12月15日召开的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对话合作会议开始的,因为它导致了“东盟+3”机制的启动。这个机制由对付突然爆发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开始,后来合作功能和范围不断得到扩展。
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是1999年在马尼拉举行的东亚领导人对话合作会议。地区领导人就推动东亚合作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领域达成了共识,首次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此后,不仅一年一度的领导人会议被固定下来,还扩大了部长会议的范围,提出了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构建了多种合作机制,使“东盟+3”机制成为东亚地区各国开展对话与合作的主渠道。
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的报告明确提出,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东亚共同体”,并勾画了未来共同体的框架和蓝图。按照该框架,东亚共同体的目标是实现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它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政治合作,即建立机制化的东亚峰会;二是经济合作,主要是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金融合作机制;三是社会文化合作,即发展东亚人民之间的交往与参与机制。展望小组的报告受到东亚各国领导人的重视,并成立了由高官组成的“东亚研究小组”。该小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推动合作进程的行动建议。与此同时,展望小组的报告也激发了各界对东亚合作运动的热烈讨论。
从后来的发展看,政治合作进程并没有像东亚展望小组建议的那样,由“东盟+3”框架向更高层次的“东亚峰会机制”过渡。目前的东亚峰会是东亚合作的另一个新机制,它在“东盟+3”的基础上增加了地理上不属于东亚的新成员(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此同时,东盟、“东盟+1”和“东盟+3”对话合作机制继续发挥功能。
东亚合作进程的第一个实质性进展是在金融领域,从构建双边货币互换机制的《清迈倡议》开始,进而发展了具有区域性质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不过,后一个方面目前只走了一小步,即把分散的双边机制连接起来,变成具有联动性质的地区性合作机制,并且扩大了货币互换的规模。2007年中国提出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各方对这个建议给予了正面反应,但对如何落实,各方尚在商讨之中。
关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主要的进程还是“东盟+1”,无论是中国—东盟自贸区,还是韩国—东盟自贸区和日本—东盟自贸区,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而整个东亚地区的自贸区还未提到议事日程。2004年“东盟+3”经济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专家组,就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专家组于2006年提出报告,建议尽早启动谈判议程。这个建议并没有立即得到经济部长们的认可,尤其是在日本提出了以东亚峰会成员为基础建立东亚紧密经济伙伴关系(CEPEA)的建议后,各国在如何构建东亚自贸区这一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针对日本的建议,也成立了专家组,目前正在进行研究。
在其他领域,主要的形式是功能性的项目合作,目前已启动了多个合作项目,并把湄公河地区的合作纳入东亚合作机制,但在区域性的制度化建设方面,进展并不显著。
虽然一年一度的领导人会议和越来越多的部长会议仍在召开,每年也都提出一些新的倡议,但是人们看到东亚合作的步伐放慢了,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流于概念。面对这种情况,与前几年的气氛相比,人们对东亚合作前景的信心,尤其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热情,似乎在降温。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东亚合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认识。
对东亚合作利益和动机的再认识
(一)经济合作的利益驱动
东亚地区开展合作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利益基础。金融危机是推进合作的加速器,而内在的基础则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二战以后,东亚地区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上的区域链条:先是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后是“四小龙”的起飞,再后来是东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个链条最初以“雁行模式”(日本作为领头雁)的结构出现,其后,在中国经济的影响下(作为投资的链接市场),形成了目前的“网络结构”(地区生产的交互分工)。
然而,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形成东亚经济相互依赖网的主导力量是市场机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发生金融危机后,需要引进和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合作。
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区域合作的利益基础是通过增加内部贸易(贸易转向和贸易创造)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欧洲关税同盟、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统一大市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利益基础上的。但是,东亚经济合作深化的基础并不主要体现在这一理论所论证的利益基础之上。
从东亚的现实情况来看,早在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前,地区内部贸易的比例就已接近50%。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一比例一度降低,不过,目前又恢复到了50%的水平。但金融危机后,区域内部贸易比例的提升不是因为建立了自贸区,而是因为经济回升,也就是说,经济的繁荣推动了东亚地区内部贸易的发
本文关键词: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