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传统:从认知误区到正本清源
本文选题:全球化 切入点:本土化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4年09期
【摘要】: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内容。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但全球化并不等于否弃本土化,相反,它激发了民族主义的复活以及本土认同的增强。本土化的明显特征就是发展的内生性,强调传统是一种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文化价值系统,传统的价值就在于它是民族之根与魂,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而宝贵的资源。全球化与本土化之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向我们指明:当代社会发展一方面要求确立一种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求必须从本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包括本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现有的资源,由此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发展路径、方式和战略。
[Abstract]: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important cont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day. Globalization is an objective historical process, but globalization does not mean whether to abandon localization, on the contrary. It has inspired the revival of nationalis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local identity. The obvious feature of localization is the endogenous nature of development, which emphasizes that tradition is the whole way of life, mode of thinking and system of cultural value of a nation. The value of tradition is that it is the root and soul of a n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and precious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dialectic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points out to us: on the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y of thinking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must proce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own society, including the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social structure and existing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so as to decide their own development path, mode and strategy independently.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所;浙江省社会学会;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J];读书;198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10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10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霞;;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认知误区[J];民族论坛;2008年11期
2 李艳丽;社会化教育与女性成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刘爱平;;仇恨与爱[J];幸福(婚姻);2008年09期
4 闫伟杰;反对官僚主义新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徐改;;领导干部应走出对媒体的认知误区[J];领导科学;2010年29期
6 潘光政;;试谈“打黑”的认知误区及矫治对策[J];新重庆;2010年03期
7 董杜骄;论电子证据收集的三个认知误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顾波;;走出心理疏导的认知误区[J];政工学刊;2006年07期
9 马志国;婚姻一台戏,夫妻角色本不同[J];健康生活;2004年02期
10 邱震海;;中西方磨合须跨越的三层认知误区[J];领导文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岚;孙利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及影响手卫生执行的因素调查[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高晶;;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剂认知情况的调查[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高俊峰;;正确认识和使用乙烯、乙烯利[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卿高山;;为实用新型专利辨名——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孰优?[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荣禄;关于保险的两个典型认知误区:保险骗人和理赔难[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陈续;尽快走出纳米技术认知误区[N];光明日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医学部 尹秀云;医生患者均有认知误区[N];保健时报;2005年
4 周鹏翔;烧伤认知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湘雅医学院附二院 石笑;下岗后的认知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李芳 本报通讯员 郑水泉 张志敏 柴俊钊;赡养老人的几个认知误区[N];河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欢;电源采购陷入认知误区[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8 张栓林;走出投保航意险认知误区[N];中国保险报;2002年
9 贾晓宏;公众对“肺栓塞”存认知误区[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黄兴;走出认知误区 接纳保险经纪[N];中国保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重;享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认知主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施伟;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构成要素和管理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齐登宝;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肖俊辉;城镇高中农村籍寄宿生学习问题行为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才让卓玛;当前我国大众传媒方言传播现象解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5 马若龙;中国共产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红玲;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D];厦门大学;2001年
7 谢光跃;20世纪90年代中国油画艺术的戏谑性思潮探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振霆;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认知观念误区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6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7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