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伊斯兰国”对阿富汗的渗透
本文选题:“伊斯兰国” 切入点:阿富汗 出处:《南亚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政治伊斯兰组织"伊斯兰国"自2014年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生成以来,不断攻城掠地和扩张势力范围,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于2014年兴起时曾宣称欲将阿富汗变成如伊拉克和叙利亚一样的据点。2015年1月,"伊斯兰国"宣布在阿富汗建立"伊斯兰国"行政分支"呼罗珊省",这也成为该组织成功渗透至阿富汗的重要标志。目前,"伊斯兰国"虽未能占领阿富汗的任何主要城市或大片领土,但却成功地分裂了阿塔等恐怖分子团体,成为影响阿富汗政局变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渗透不仅使本已进展缓慢的阿富汗战后重建增添了许多未知因素,更对地区和国际反恐构成新的挑战。尽管在国际社会和阿富汗政府军的军事打击下,"伊斯兰国"快速渗透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要在短时间内彻底切除这颗"毒瘤"仍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或将持续成为威胁阿富汗及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一支政治伊斯兰力量。
[Abstract]:The political Islamic State group has been attacking and expanding its sphere of influence since it was created in Iraq, Syria and other places in 2014. It has grown into the most influential extremist group in the world today. The Islamic State group declared when it rose in 2014 that it wanted to turn Afghanistan into a stronghold like Iraq and Syria. In January 2015, the Islamic Stat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establishment in Afghanistan of the administrative branch of the Islamic State," Khorasan Province ",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uccessful infilt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into Afghanistan... at present, the Islamic State has failed to occupy any major cities or large areas of territory in Afghanistan, But it has succeeded in splitting up terrorist groups such as Ata and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influencing political change in Afghanistan.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Islamic State in Afghanistan has added many unknown factors to the post-war reconstruction of Afghanistan, which is already making slow progress. It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Although the rapid infiltration of the Islamic State has been curb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the military strik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Afghan government forces, But a complete removal of the tumor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s still an unrealistic wish that the Islamic State's Afghan branch could continue to be a political Islamist force threatening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Afghanistan and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兰州文理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政治伊斯兰’运动对中国新疆地区安全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XJC810006) 2016年度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风险评估及其应对——以伊斯兰极端主义为例”(项目编号:2016A-1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西;兆雄;;伊斯兰经济学基本原理[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9年04期
2 王志刚;简评《伊斯兰的未来》[J];西亚非洲;1990年05期
3 潘光;余建华;;战后美国的当代伊斯兰中东研究(上)[J];阿拉伯世界;1990年03期
4 冯璐璐;从青年学生“回归”伊斯兰现象 透视萨达特时期的伊斯兰运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安维华;伊斯兰维和军队能介入伊拉克吗[J];世界知识;2004年17期
6 佐藤次高;孙振玉;;1945以来日本的伊斯兰暨中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钱雪梅;;试析政治伊斯兰对中东北非剧变的解读——以伊扎布特为例[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4期
8 劳园;;伊斯兰国家[J];世界知识;1981年16期
9 韩小兴;近现代埃及伊斯兰改革思潮的社会历史根源[J];西亚非洲;1983年05期
10 高世同;;伊斯兰国家加强团结的新步骤[J];世界知识;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施雪琴;;当代印尼政治中的伊斯兰学校[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陆芸;;试析中国与东南亚的伊斯兰联系[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3 胡爱军;刘广军;;当代伊斯兰思潮及对我西北地区的影响[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小凤;;对伊斯兰政党现象的一点思考[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平;印尼总统:伊斯兰国家不应总当原料供应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记者 孙龙;“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结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美欧加大力度铲除“伊斯兰国”[N];光明日报;2014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伊斯兰极端组织“怪兽”美国造[N];人民日报;2014年
5 王宇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美国研究伊斯兰的犹太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刘中民;中东变局中的伊斯兰主义[N];东方早报;2011年
7 孙西辉 编译;《华盛顿邮报》:关于“伊斯兰国”的五种误解[N];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美]菲利浦·詹金斯 王广林 编译;“印度9·11”:土生土长的恐怖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李震;伊斯兰对话国际会议开幕[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李来房 田栋栋;谜团揭开 悬念依旧[N];团结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婷;“伊斯兰国”:背景、特点及法律应对[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刘玉琴;冷战后沙特的中亚外交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于双;“伊斯兰国”演变及影响探析[D];新疆大学;2016年
4 何文卿;现代土耳其政治伊斯兰发展的原因及影响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施南奇;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中的伊斯兰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郭增玉;论中东伊斯兰极端组织极端行为的影响因素[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0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8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