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浅谈中印多边外交合作机制建设

发布时间:2018-04-08 08:26

  本文选题:中国 切入点:印度 出处:《和平与发展》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着重强调中国和印度开展多边外交合作的必要性;回顾了中印双边协调机制和"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建设进展;提出经由中印战略对话发起合作倡议,通过"金砖国家"机制凝聚共识,在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框架下构建中印多边外交合作机制的构想。
[Abstract]: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multilateral diplomat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 and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such as bilater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 BRICS countries "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南亚所;成都理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中印多边外交合作机制研究”(项目号:10XJCGJW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宗锋;;理解多边主义:一种综合解释模式[J];国际论坛;2010年01期

2 赵昌会;;金砖国家:新兴世界的利益协调中心[J];中国报道;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竭仁贵;;试析多边主义中的国际领导赤字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黄正多;;印度多边外交实践的成效与局限[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6期

3 朱陆民;刘燕;;东南亚多边主义的特点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宁;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侯自强;从多边主义思想到国际制度建立:美国创建联合国的经验[D];外交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子介;多边主义与东北亚安全合作[D];辽宁大学;2011年

2 刘波;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构建[D];延边大学;2010年

3 董颖;中国同金砖其他国家贸易互补性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蒋正翔;美国区域间主义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谭吉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亚青;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终结[J];国际论坛;2001年03期

2 倪峰;对多边主义理论构成的一些探索[J];国际论坛;2004年06期

3 舒建中;;解读国际关系的规范模式:国际机制诸理论及其整合[J];国际论坛;2006年03期

4 陈琪;;经济区域化对东亚和平的意义[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1期

5 余建军;;美国霸权的多边主义行为及其动因[J];教学与研究;2009年07期

6 胡宗山;;国际关系中的多边主义:概念、理论与历程[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4期

7 李少军;论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8 门洪华;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相互启示与融合之道[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5期

9 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2期

10 陈奕平;;权力、机制与认同——对美国东盟地区论坛政策演变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峰;“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理论高级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9期

2 ;为中国的多边外交贡献思想(主编的话)[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0期

3 钟悦;俄罗斯“多边外交”战略的价值取向[J];国际观察;2003年01期

4 王逸舟;新世纪的中国与多边外交[J];太平洋学报;2001年04期

5 金鑫;;多边主义与多边外交(下) 转换观念 深化内容 扩大领域[J];世界知识;2001年24期

6 ;对话多国 呈现多边外交政策[J];中国对外贸易;2003年06期

7 贾春阳;;多边外交与中国[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6期

8 王逸舟;中国与多边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0期

9 姜毅;中国的多边外交与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5期

10 叶静;;浅析多边主义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J];理论月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青;;试析新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理念演变及动因[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马斌;;中国中亚多边外交的限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陈东晓;;新中国多边外交的继承与创新:时代景观和战略思考[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夏海斌;;外交功能的经济化——中国“外交资源”的经济效应[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王耀东;;“金砖四国”:中国参与多边合作的新提升[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任晓;;经验与理念——中国对外政策思想30年[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7 刘建飞;;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和平外交[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赛力;;和平发展的中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余丽;;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看和谐世界的建构[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吴妙发;我多边外交不断扩展 金砖峰会添重要一笔[N];解放日报;2011年

2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吴妙发;金砖国家三亚峰会:多边外交的重大扩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邹林;解放军高层运筹 多边外交护南沙[N];国防时报;2011年

4 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马保奉;多边排序(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李双伍;多边外交闪亮国际舞台[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吴妙发;中国联合国多边外交魅力独具[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7 记者 黄海敏;朝多边外交见成效[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祁怀高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周边战略构建需要五大新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高虹;世界舞台 中国故事[N];海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黄富强 覃文宇;陈健畅谈“联合国和中国的多边外交”[N];广西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学伟;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赵良英;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武汉大学;2010年

4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任胜君;软硬力量的协调运用与国家对外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伍绍勤;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史晓东;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职能[D];吉林大学;2012年

8 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房慧贞;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D];外交学院;2012年

10 于欣佳;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冷战后中国东亚多边外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发龙;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政策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敏;多边外交与软实力[D];暨南大学;2012年

4 胡建虎;东北亚安全模式转型——从双边同盟到多边外交[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浩;迈向世界大国之路——对中国实施多边外交的探讨及展望[D];外交学院;2003年

6 覃辉银;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思考[D];武汉大学;2004年

7 冯晨旭;革命后国家的多边外交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李大国;试析中国的多边外交[D];武汉大学;2005年

9 刘侣萍;冷战后的中国联合国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卡布罗;中国在中亚的多边外交[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2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2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