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威慑:美国战略威慑体系调整与全球战略稳定性
本文选题:美国 + 太空威慑 ; 参考:《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冷战后,美国将空间技术与核技术、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极力打造新的"三位一体"战略威慑体系,利用太空的信息优势发挥军事信息支援的威慑功效,进而发展太空打击威慑系统。从根本上说,美国战略威慑体系的演进旨在谋求绝对安全,维护世界霸权,然而其加速推进太空威慑体系建设,反而降低了全球的战略稳定性:反卫星武器会引起潜在对手的恐慌,降低首攻稳定性;导弹防御系统使他国感到威胁,引起太空军备竞赛;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则极大地降低了太空的危机稳定性。为此,维护战略威慑中的太空、反导和核武系统的互动稳定,促进太空军备控制的安全战略沟通,加强太空复合相互依存中的多元领导与有效协调,既事关太空和平与国际安全,也是大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必然选择。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the United States combined space technology, nuclea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a new "trinity" strategic deterrence system,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formation superiority of space to exert the deterrent effect of military information support. In turn,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attack deterrence system. Fundamentally speak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US strategic deterrence system is aimed at seeking absolute security and safeguarding world hegemony, but it acceler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deterrence system. Instead, global strategic stability has been reduced: Anti-satellite weapons will cause panic among potential adversaries and reduce the stability of the first attack; missile defence systems will make other countries feel threatened and cause an arms race in space. The global rapid strike system greatly reduces the stability of space crisis.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interaction and stability of space, anti-missile and nuclear weapons systems in strategic deterrence, promote security and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for arms control in space, and strengthen pluralistic leadership an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in space. It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space pea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but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great powers to safeguard their own security interests.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和平发展背景下维护外空战略安全和合法权益研究”(项目编号:12BGJ033)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研究——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项目编号:12FJS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万自明;杨宇光;邓隆范;;动能轨道武器的发展方向[J];当代军事文摘;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茂东,李华;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4年06期
2 魏玺章;姚辉伟;丁小峰;黎湘;;变区间分组检验相乘积累进动周期估计[J];电子学报;2010年01期
3 魏玺章;丁小峰;黎湘;;基于椭球体模型的弹道中段目标特性反演[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4 唐树威;杨海波;屈玉宝;;导弹防御预警系统仿真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08年05期
5 张月辉;龚仕仙;;基于球体-椭球体联合模型的中段目标几何特性反演[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柯维娜;朱定强;蔡国飙;王伟东;;飞行弹丸红外特性的地面模拟试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7 徐能武;;美国战略威慑体系调整对外层空间安全的潜在威胁与挑战[J];国防科技;2013年02期
8 陈宁;陈萍萍;孙胜利;;空间烟云对抗MKV末制导系统有效性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1期
9 吴瑕;周焰;崔建;杨龙坡;;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光电识别技术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5期
10 朱听昌 ,刘菁;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源;彭定之;蔡英武;;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2 刘慧敏;王宏强;黎湘;;基于一维距离像序列几何投影分析的锥形目标进动周期估计[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金伟新;;战略导弹反制NMD攻防对抗定量分析与评估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刘纯胜;苏庆华;赵剡;;现有天基预警系统浅析[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涛;中段弹道目标群天基红外成像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陈宁;真空中红外干扰材料的消光性能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广明;基于脉冲点火弹头机动的弹道设计方法与数值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张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主动元建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叶茂;掺杂PbZrO_3基薄膜相变行为及储能性能与电热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李庆灵;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条约解释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勃;中段目标一维距离像姿态敏感性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薛峰;核战略对抗与核威慑有效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3年
3 吴华;空射巡航导弹精确打击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李小波;主动元建模框架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胡朝悌;弹道导弹运动特性分析及其量测融合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邓海清;美国TPP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7 扈晓雨;武器贸易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澄;;太空武器化与太空威慑[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特约编译 晓研;外媒:解放军谋划太空战[N];世界报;2011年
2 朱佳姝;太空呼唤合作而非对抗[N];解放军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撰稿 杜科;美欲打造“太空联盟”[N];中国国防报;2011年
4 杜科;美欲打造“太空联盟”当太空老大[N];国防时报;2011年
5 本报专稿 郭懿芝;国外媒体报道的中国激光炮模拟图[N];世界报;2011年
6 本报专稿 王正阳;中美“西太博弈”暗箭齐发[N];世界报;2011年
7 刘轶博;五角大楼暗中布局太空战[N];中国国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挺;从中美战略稳定性看太空武器化问题[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2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8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