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钓鱼岛问题”话语体系建构:战略意义、实证方法和概念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21 23:24

  本文选题:话语体系 + 钓鱼岛问题 ; 参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在中国外交不断遭遇"历史遗留问题"危机化挑战的形势下,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要求建设中国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国际战略的传播学转向给学术界提出了迫切的研究课题:厘清"话语理论"的西方思想史逻辑,理解国际政治结构过程中的"话语权"概念,以知识生产和传播战略的新政治哲学诊断"外交问题"。从这种传播政治学的认识路线探讨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方法,能够发现建构中国的"问题史"实证研究和规范理论话语体系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而中国话语体系成为典范之可能,必须以可靠的过程史料和严格的实证方法对日本主张作有逻辑的话语分析,在解构其"固有领土论"的同时,确立中国主体性的"继续战后处理"核心概念。
[Abstract]: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China's diplomacy is constantly confront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historical legacy" crisis, the new central leading collective emphasizes the enhancemen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which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 science discourse system. The turn of commun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has put forward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for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clarify the logic of western thought history of "discourse theory" and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discourse righ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To diagnose diplomatic problems with the new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strategy. From the cognitive lin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we can find that it is of decisiv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the empirical study of "problem history" in China and to standardiz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theory of "Diaoyu Island". However, the Chinese discourse system is likely to become a model.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Japan's claims with reliable historical data and strict empirical methods, while deconstructing its "inherent territorial theory". To establish the core concept of "continuing postwar treatment" of Chinese subjectivity.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话语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BGJ01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8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均;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中国人民的“保钓”斗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团结奋斗,捍卫主权:钓鱼岛问题座谈会”在京举行[J];世界知识;2012年19期

3 周月;;钓鱼岛问题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北京教育(德育);2012年10期

4 卢明辉;;美国因素对于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影响[J];学理论;2012年36期

5 张文木;;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得道多助[J];祖国;2013年07期

6 陈禹汐;;中日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法[J];神州;2013年13期

7 顾文明;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演变[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陈述盛;钓鱼岛问题的由来[J];秘书工作;2005年07期

9 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贾莎莎;;历次保钓情况统计及钓鱼岛问题之我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海宽;;日本为何不能在钓鱼岛问题上走出困境[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11期)[C];2013年

2 冯昭奎;;回顾中日经济关系历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8期)[C];2012年

3 朱光立;;钓鱼岛问题的焦点透视[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光;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应做两手准备[N];国防时报;2010年

2 记者 吴黎明;回答钓鱼岛问题时,美国务院发言人好尴尬[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3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 袁征;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为何出尔反尔[N];法制日报;2012年

4 任一荣;日在钓鱼岛问题上仍频频搅局[N];中国国防报;2012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时永明;钓鱼岛问题变化的逻辑[N];东莞日报;2012年

6 钟声;别拿钓鱼岛问题玩儿火[N];人民日报;2012年

7 记者 许栋诚;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拉他国与中国对抗徒劳[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外交部就钓鱼岛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N];人民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李学梅 徐剑梅;美参院在钓鱼岛问题上火上浇油只会害人害己[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记者 孙奕;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不接受日所提抗议和交涉[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蕊;“购岛事件”之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日斗争[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秦立志;美国在中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争端中的政策演变[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开薇;40年来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政策演变及评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4 王迪;中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分析[D];河南大学;2015年

5 仇银娜;如何打好中日钓鱼岛之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6 李恒;钓鱼岛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陈振祯;钓鱼岛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节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策变化及其成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杨贵忠;2010年后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14年

10 赵羽乔;关于新时期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立场与应对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4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84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