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伙伴关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21:19
本文以"伙伴关系"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伙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伙伴关系"属性特征、"伙伴关系"体系特征、"伙伴关系"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中美两国各自的"伙伴关系"理论及实践,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分析两国发展阶段的差异,再从横向的维度分析两国"伙伴关系"认知差异、属性特征差异、体系构成差异、影响因素差异。立足于客观分析两国"伙伴关系"联系及差异的基础上,对于中国构建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体系分别从构建中美大国关系和优化两国伙伴体系互动模式角度提出建议,对于中美两国"伙伴关系"体系中重合的国家,也是影响中国"伙伴关系"体系的重要因素,积极探索两大体系重合国家的共处模式也是本文提出的中国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22.371.2
本文编号:1796632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22.371.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难点
文章的框架结构及思路
第一章 "伙伴关系"的定义与分析模型构建
1.1 "伙伴关系"的定义
1.1.1 "伙伴关系"的内涵
1.2 "伙伴关系"分析模型构建
1.2.1 "伙伴关系"特征及特征属性模型
1.2.2 "伙伴关系"体系构成及体系构成模型
1.2.3 "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模型
第二章 中国的"伙伴关系"
2.1 中国"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发展阶段
2.1.1 中国"伙伴关系"的内涵及对"伙伴关系"的认知
2.1.2 中国"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2.2 中国"伙伴关系"的特征属性模型分析
2.3 中国"伙伴关系"的体系构成模型分析
2.4 中国的"伙伴关系"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第三章 美国的"伙伴关系"
3.1 美国"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发展阶段
3.1.1 美国"伙伴关系"的内涵及对"伙伴关系"的认知
3.1.2 美国"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3.2 美国"伙伴关系"的特征属性分析
3.3 美国"伙伴关系"的体系构成分析
3.4 美国"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中美"伙伴关系"对比分析
4.1 中美两国"伙伴关系"的认知差异
4.2 中美两国"伙伴关系"属性特征差异
4.3 中美两国"伙伴关系"层次体系差异
4.4 中美两国"伙伴关系"影响因素差异
第五章 深化发展中国"伙伴关系"体系的思考
5.1 中美"伙伴关系"体系求同存异、良性互动
5.1.1 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5.1.2 积极探索中美"伙伴关系"体系重合国家的多边共处模式
5.2 增信释疑,稳定周边"伙伴关系"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詹德斌;;试析中国对外关系的差序格局——基于中国“好关系”外交话语的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陈永;;中美倡导的伙伴关系比较研究:演变过程与概念界定[J];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05期
3 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论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J];国际观察;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1796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9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