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外交在探索和选择中前行——评牛军著《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5—1955》

发布时间:2018-04-25 09:49

  本文选题:中国外交 + 牛军 ; 参考:《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正北京大学牛军教授的新作《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修订版)①自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高校的相关课程将其列为参考文献,有关课题新发表的学术论著也参考和引用这部著作的一些重要论点。一此书把新中国外交缘起的过程,置于国际冷战、革命与建国、意识形态三种因素交织,诸多重要事件都有其内在联系并错综运行的宏大历史结构之中,进而在宏观视野下具体而缜密地揭示这些事件不断发生并交相呼应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对外行为的动机与效果。作者以深入的
[Abstract]:The Origins of Cold War and New China diplomacy by Professor Niu Jun of Peking University 1949-1955 (revised edition 1) h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in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has been listed as a reference in some relevant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me important points of this work are also referenced and cited in the newly published academic works on the subject. In this book,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 of New China's diplomacy is placed in the grand historic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d war, revolution and nation-building, ideology, and many important events, all of which are intrinsically linked and intrinsically run. Furthermore,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of these events are revealed concretely and meticulousl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and the motivation and effect of a series of important decisions and behaviors of Chinese leaders during this period are analyzed. The author went deep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D8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布兰德利·沃麦克,宋鸥;《改革时代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制定》述评[J];史学集刊;2002年02期

2 张鲁宁;求和平谋发展的新主张[J];社科纵横;2004年06期

3 郭业洲;;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外交[J];当代世界;2007年08期

4 叶自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与中国外交[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3期

5 杨洁勉;;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外交和理论创新[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6 熊伟;;中国外交进入多边时代[J];当代世界;2009年05期

7 李永辉;;中国大外交:当代问题与传统智慧[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11期

8 曲星;;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活跃的中国外交[J];求是;2011年01期

9 郭景芳;不平凡的一年——1997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务虚会[J];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曲星;;辉煌的’97中国外交[J];世界知识;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宝煦;;革命与发展: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中国外交的比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仇发华;;从朝鲜核问题的演变看中国外交倾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牛玉峰;;邓小平与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欧阳程奕;;价值视阈下的新中国外交:1949-2009[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彭沛;;联合国改革与中国的外交选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莼思;;中国安全外交概念初探[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9 王巧荣;;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郭学堂;;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的价值回归[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欣;《中国外交》白皮书在昆举行发行仪式[N];云南日报;2006年

2 杨毅;APEC与中国外交新思维[N];华夏时报;2004年

3 李诗佳邋白洁;中国外交践行“和谐”理念[N];人民日报;2008年

4 早报记者 周晶璐;中国外交部新调要员忙开局[N];东方早报;2008年

5 记者张小溪 范勇鹏;公共外交成中国外交重要开拓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靓;“中国增军力也不是美国敌人”[N];东方早报;2007年

7 青岩;“Shut up”与“微笑征服世界”[N];南方周末;2006年

8 吴建民;和谐世界理念将造福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实习生 江澄;“用自己的努力去强盛我们的祖国”[N];广西日报;2010年

10 宋国友;阐述中国外交的价值观[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根信;中国新安全观与防扩散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2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云芳;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晓萍;中国外交中的观念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刘力;合作与碰撞[D];外交学院;2008年

6 叶晓林;中国外交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8 颜升邦;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9 丁工;中等强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布局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孔凡河;江泽民外交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牛林;冷战后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殖民化进程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2 刘振兴;论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战略[D];外交学院;2008年

3 张宏辉;地区主义与中国外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单绍萍;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5 刘田林;中国外交样式的新补充: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6 金湛清;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软实力建设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ei;东亚共同体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D];外交学院;2005年

8 汤传文;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平;坦赞铁路和中非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奕帆;软权力与中国公共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0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00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