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析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文化基础

发布时间:2018-04-28 03:18

  本文选题:美国政治文化 + 对外政策 ; 参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06期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美国的对外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为它所依赖的政治文化基础是相对稳定的。美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教理念、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尽管这四者各自具体的起源、功能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基本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对美国外交思想史上的汉密尔顿主义、杰斐逊主义、杰克逊主义和威尔逊主义等四大思想流派都产生了基础性影响作用,而相对来说,威尔逊主义从美国政治文化中汲取了更多的养分,因此它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changes constantly, but it always changes, because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on which it depends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main contents of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e Protestantism, liberalism,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sm. Although their specific origins, functions and emphases are different, their basic values are internal unity. They have had a fundamental influence on the four major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diplomatic thought, namely Hamilton, Jefferson, Jackson and Wilson, but relatively speaking, Wilson's doctrine draws more nutrients from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so it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稳定性视角下的英美政治制度运行机理比较研究”(11BZ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英美政治文化比较研究”(KYZZ_0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尧光;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美国文化考察札记[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7期

2 张宏毅;现代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J];世界历史;1988年06期

3 刘建飞;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J];美国研究;2001年02期

4 邢悦;文化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2期

6 刘建飞;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10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徐东伟;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陶文钊;;奥巴马的外交“新政”与战略调整[J];国际观察;2010年01期

2 于洪君;;关于国际八大趋势发展演变的辩证思考[J];当代世界;2012年01期

3 陶文钊;;如何看待美国实力地位[J];当代世界;2012年01期

4 石斌;;美国“新孤立主义”的神话[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1期

5 邢悦;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5期

6 邢悦;文化功能在对外政策中的表现[J];太平洋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春荣;管恩琦;;谁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周建明;威尔逊主义与美国的对外政策──关于美国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的分析[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1期

3 逄爱成;跨世纪美国对外政策三大特点评析[J];国际展望;2000年02期

4 李晓岗;党派争端与美国对外政策[J];和平与发展;2001年02期

5 成雪峰;试论外国院外集团活动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1年03期

6 袁新华;哈斯的规制主义和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选择[J];国际观察;2001年01期

7 张继生,张启祥;思想库与美国对外政策[J];国际观察;2001年04期

8 陆丕昭,王预震;论美国对外政策的媚众性[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魏振香,孙学斋;20世纪后半叶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权利政治思想[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藤原归一;时殷弘;金灿荣;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庞中英;;走向帝国的美国——中日学者谈9.11后的美国对外政策[J];世界知识;200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 张家栋;战术性分水岭:911事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记者 张旗;房峰辉会见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N];解放军报;2014年

3 周峰;两面性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作风[N];解放军报;2011年

4 记者 闫s

本文编号:1813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13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