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政治右倾化背景下日本核政策走向评估

发布时间:2018-05-01 08:37

  本文选题:日本 + 核武装 ; 参考:《太平洋学报》2015年07期


【摘要】:冷战后,随着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形势的变化,日本国内有关核武装的讨论日益频繁和表面化。虽然当前日本的核政策仍然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基调,但是鉴于日本具有发展核武器的巨大潜力,以及近些年来日本政治加速右倾化背景下越来越公开化的发展核武器舆论,国际社会特别是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战争伤害的亚太国家有理由对日本核政策的走向感到担忧和进行持续的关注。一个国家的战略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日本的核政策同样如此。在分析影响国家核政策的各项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建构一个简明的日本核政策基本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有助于理解日本的核政策并评估日本未来的核行为。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discussion about nuclear weapons in Japa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superficial. Although the current nuclear policy of Japan is still based on the peaceful use of nuclear energy, in view of Japan's enormous potential to develop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increasingly open public opin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weapons in the context of Japan's political acceler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Asia-Pacific countries, which have been hurt by Japan's war of aggression, have reason to be concerned about the direction of Japan's nuclear policy. A country's strategic behaviour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as is Japan's nuclear policy.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national nuclear polici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a concise framework for the basic analysis of Japan's nuclear policy can be constructed.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helps to understand Japan's nuclear policy and assess Japan's future nuclear behaviour.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国际核政治与我国国家安全研究”(11&ZD181)
【分类号】:D8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宏毅;肖铁峰;;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2 夏立平;;论日本核政策的走向与影响[J];国际观察;2008年04期

3 吴心伯;日本与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4 袁蕴华 ,吕云;日本的核能力及核政策[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11期

5 汪伟民;;冷战时期的美日韩安全三角——准联盟理论与联盟困境的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4期

6 黄大慧;;论日本的无核化政策[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7 伍浩松;;日本核工业概况[J];国外核新闻;2011年03期

8 李椺;;日本共拥有30t钚[J];国外核新闻;2011年12期

9 赵恒;日本核政策的回顾与前瞻[J];日本研究;2003年02期

10 李春玲;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与日本的“核武装”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尚侠;;文化因素与战后日本的核政策[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2 姜龙范;;合作与龃龉交错的日韩军事关系述评[J];东疆学刊;2008年04期

3 姜龙范;马晶;;若即若离的韩日关系:评估与展望[J];东疆学刊;2009年02期

4 张纯学;;美日合作研制的标准-3导弹系统[J];飞航导弹;2007年04期

5 章节根;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的悖论[J];国际论坛;2005年04期

6 宋国友;;试析日本的东亚地区秩序战略[J];国际论坛;2007年06期

7 张彤;;奥巴马“巧实力”外交及其对美日同盟的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5期

8 孙翠萍;;中俄关系中的东亚因素(1992~2002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5期

9 杨海波;王瑞臣;洪贞启;;周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综述[J];飞航导弹;2013年05期

10 孙翠萍;;中俄关系中的东亚因素(1992-2002)[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杜峰;美日同盟与东北亚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刘少华;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高奇琦;美韩核关系(1956年-2006年):对同盟矛盾性的个案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5 巴殿君;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牟文富;论核不扩散条约下的国家责任[D];复旦大学;2009年

7 马晶;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8 费昭s,

本文编号:1828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28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