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研究趋向

发布时间:2018-05-01 12:04

  本文选题:非殖民化 + 当代国际政治 ; 参考:《世界历史》2014年04期


【摘要】:正从一种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西方殖民帝国的崩溃和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是20世纪国际舞台上最引人瞩目的大事之一,对随后的国际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国际政治中存在的很多现实问题,可以追溯至非殖民化时期的东西方关系以及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所扮演的角色。自20世纪初伊始,美国关于殖民主义问题的基本设想,尤其是针对原欧洲殖民地非殖民化的政策变化,及其对后殖民时代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所产生的影响,都成为美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新独立的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
[Abstract]:From a macro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collapse of the Western colonial empire and the rise of non western countries are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event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hanges in the subsequent international pattern. Many realistic questions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decolonization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of the superpow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basic idea of the American colonialism, especially the changes in the original colonization of the former European coloni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third world in the Post Colonial era,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lesson in the study of American diplomatic history. 2.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Western colonial system, the new independent Asia and Africa pulled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third world into international danc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分类号】:D871.2;K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顺洪;论英国的非殖民化[J];世界历史;1996年06期

2 李安山;论“非殖民化”:一个概念的缘起与演变[J];世界历史;1998年04期

3 张顺洪;关于殖民主义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周;;英国退出印度的官方心态调整[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2 王蓉霞;;北伐初期英国在华非殖民化举措[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康珂;;中国“新殖民主义”伪命题的经济学批判[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4 谢宇;;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制度30年之重思与展望[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年05期

5 李庆;;21世纪中国学术界关于英国非殖民化研究的新进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6 刘明周;佟玉兰;;英美政府在英国非殖民化问题上的博弈[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7期

7 徐蓝;;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8 慈志刚;钟艳萍;;阿尔及利亚伊斯兰运动“非殖民化”的双重语境[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齐顺利;;克劳福德的东方观——克劳福德《出使暹罗和印度支那王朝日记》的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10 刘明周;;英帝国解体的研究范式评析[J];世界历史;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杭聪;麦克米伦政府的英属黑非洲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毕元辉;将冷战与非殖民化相连接[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芳;论哈罗德·麦克米伦与苏伊士运河危机[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国际托管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云飞;1945-1955年英法在东南亚的非殖民化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帝国的衰落[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琴;英国对马来亚的非殖民化政策研究(1945-195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兴明;试析非殖民化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2 李庆;;21世纪中国学术界关于英国非殖民化研究的新进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3 陆庭恩;关于非洲非殖民化的几个问题[J];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03期

4 李安山;论“非殖民化”:一个概念的缘起与演变[J];世界历史;1998年04期

5 敖春颖;;试析战后英国“非殖民化”的原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孙建党;浅论美国外交传统中的非殖民化思想[J];历史教学;2003年11期

7 刘广斌,宋飞;二战后英国非殖民化政策的演变(1945~1964)[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8 张其学;非殖民化中的文化抵抗与民族主义——对赛义德非殖民化思想的一种分析[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9 孙建党;美国在印尼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变化及作用分析[J];阴山学刊;2005年03期

10 何跃;二战后英国在东南亚的非殖民化研究现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明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学系;超越片面 创新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资深媒体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赵灵敏;中国梦需要清晰内涵[N];华夏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付牛林;冷战后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殖民化进程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2 李云飞;1945-1955年英法在东南亚的非殖民化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罗倩;肯尼亚非殖民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琮瑜;论戴高乐对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贡献及其某些政策上的不足[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9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29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