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制衡逻辑——兼论中美互动的关系样态

发布时间:2018-05-09 00:28

  本文选题:亚太再平衡战略 + 制衡 ; 参考:《太平洋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在权力转移的宏观场域中,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嵌入了现实主义的制衡逻辑,主要目标是抑止中国的权力增长。美国运用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对中国采取复合型制衡策略,包括提升自身实力、运用联盟资源、利用海洋争端、借助国际规则等多种制衡方式。由于制衡存在巨额成本,且加剧了中美猜疑的螺旋上升,容易诱发中美战略冲突。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受自身权力生产能力下降、东亚二元结构及联盟关系不对称和中国反制衡能力提升等因素影响,其成效充满不确定性。未来中美两国应该转变思维,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互动范式,努力走出"修昔底德困境"。
[Abstract]:In the macro field of power transfer, America's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embed the rebalancing logic of realism, the main goal of which is to restrain China's power growth. The United States uses abundant resources and tools to adopt a complex strategy of checks and balances on China, including enhancing its own strength, using alliance resources, utilizing maritime disputes, and relying on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other checks and balances. Because of the huge cost of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the rising spiral of suspic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easy to induce strategic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U.S.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decline of its own power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asymmetry of the du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in East Asia,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ability to counterbalanc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y is full of uncertainty. In the future,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change their thinking,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paradigm of the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 and strive to get out of the "Thucydides dilemma".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
【分类号】:D822.3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灿荣;刘宣佑;黄达;;“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3年05期

2 杜兰;;从“重返”到“再平衡”——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东南亚政策[J];东南亚纵横;2013年08期

3 刘飞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降速纠偏?[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4 顾炜;;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是复合式离岸平衡战略[J];东北亚学刊;2013年05期

5 刘雨辰;;中国和平崛起视角下的东亚秩序重构——从霸权秩序到合作秩序的转换[J];教学与研究;2014年03期

6 陈琪;经济相互依存与制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9期

7 韩召颖;王石山;;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负面影响[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17期

8 何帆;冯维江;徐进;;全球治理机制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04期

9 陈积敏;;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美关系[J];亚非纵横;2013年03期

10 张茗;;奥巴马政府亚太军事“再平衡”剖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润斌;熊晓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外交决策的历史审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赵长峰,宋秀琚;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合作观解读[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5 张丽华;;相互依存条件下的国家主权[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6 娄伟;;论国际冲突的根源——一种理论的比较分析[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7 张燕军;;大国协作、共同安全——东北亚安全合作模式的探索——及与均势、霸权稳定模式的比较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余泳;;21世纪初中国对大国与邻国外交的转型——国际体系变革视角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海龙;;国际制度中的社会化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李寿庭;杨肖飞;;关于国际战争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长江论坛;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泽生;王淑云;;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中国铁矿石定价策略[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志敏;;从“蜜月”回归正常?:新多极世界中的中欧关系[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王帆;;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系统整体性思维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孙泽生;;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中国铁矿石定价策略[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杨旗;;世界体系理论的知识谱系[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7 齐皓;;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累积阶段——从理论革命到实证研究[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8 孙力舟;;西汉时期东亚国际体系的两极格局分析——基于汉朝与匈奴两大政治行为体的考察[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邝艳湘;;第三世界国家的安全:矛盾与启示[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10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5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9 刘兴宏;亚洲开发银行的决策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训;伊斯兰会议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6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9 谭z佯,

本文编号:1863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63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