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一场关于国家利益的“心理战”——乌克兰危机中的各方博弈和中国立场

发布时间:2018-05-26 15:17

  本文选题:乌克兰危机 + 美俄关系 ; 参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5期


【摘要】:近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围绕普京出兵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和安理会表决等问题展开了微妙的"心理战"。基于历史文化、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联系等多方面的优势,俄罗斯掌握着当前局势的大部分主导权。在"新冷战"阴影的笼罩下,俄罗斯与西方都始终在战略上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然而,随着克里米亚独立以及普京宣布其正式入俄,莫斯科的行为已触及到了西方的"底线",乌克兰危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呼吁各方通过谈判解决分歧,既体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也符合自身的国家利益。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Russia and the West have waged a delicate "psychological war" over Putin's military presence in Ukraine, the Crimean referendum and the Security Council vote.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history, culture, geopolitics and economic ties, Russia dominates mos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new cold war, Russia and the West have always maintained a cautious attitude in strategy. However, with the independence of Crimea and Putin's announcement of his formal entry into Russia, Moscow's actions have touched the "bottom line" of the West, and the crisis in Ukrain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China has always maintained an objective and impartial stand on the Ukraine issue, calling on all parties to resolve their differences through negotiation, which not only embodies China's principles in handl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ut also conforms to its national interes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15;D751.13;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灿荣;刘世强;;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走向的反思[J];国际观察;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王世荣;论文化时代[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7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8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9 杨尚武;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J];阿拉伯世界;2003年04期

10 虞卫东;由伊拉克战争论“文明冲突论”本质[J];阿拉伯世界;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7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王锁劳;;“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郑s,

本文编号:1937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37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