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中国对日地缘战略新转向
本文选题:中日关系 + 日本海 ; 参考:《太平洋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中日矛盾的双重性、中日结构性矛盾的双重性以及日本的大陆战略传统,使中日两国间的战略对立和竞争具有长期性,而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又使中日两国间的这种对立和竞争表现出严峻性。为此,中国应提高对日斗争1的战略性、全局性和主动性,落实在地缘战略上,即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也是日本海相关国家以及日本海在未来地区和世界政治中的重要性。在当前对日斗争中,中国应以东北地区为前沿,将对日斗争的主要区域从东海转向日本海,同时巩固自身在日本海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存在。本文认为,中国的这一战略转向在近期着眼于中日关系,长期则放眼于地区和世界政治的大趋势。
[Abstract]:The duality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duality of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the strategic tradition of Japan on the mainland have made the strategic opposi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long-term. In recent years, the right-leaning of Japanese domestic politics makes the antagonism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ppear sever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strategic, overall and initiative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Japan, which is to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as a relevant country of the Sea of Japan and in the future regional and world politics. In the current struggle against Japan, China should take the Northeast region as the front line, shift the main areas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Japan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to the Sea of Japan, while consolidating its economic,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resence in the Sea of Japa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is strategic shift of China is focused o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 the near future, and on the general trend of regional and world politics in the long ru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D822.3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博;;北冰洋通航与中国图们江出海战略探讨[J];东北亚论坛;2012年03期
2 梁振民;陈才;;东北亚国际合作与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建设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2年05期
3 王龙林;;页岩气革命及其对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刘国斌;杜云昊;;论东北亚丝绸之路之纽带——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思考[J];东北亚论坛;2014年03期
5 徐万胜;栗硕;;论日本“西南防御”与中日关系[J];东北亚论坛;2012年06期
6 俞正j;;变动中的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4期
7 西川润;韩华;;环日本海经济合作设想[J];国际经济评论;1988年02期
8 小川和男;龚鸥;;日本海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译丛;1994年01期
9 江淮;;中国的出海通道在哪里?——陆地篇[J];世界知识;2010年13期
10 张文木;;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域安全——兼论中亚地区力量崛起的历史条件、规律及其因应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梅;申唐;;南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赵红艳;陈晔;;江苏沿海主要海洋灾害分析与减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3 许兆新;吴传利;王晓玢;;海流要素辅助航行决策的区划技术研究[J];船舶工程;2006年03期
4 周知进,刘爱军;深海环境对信号采集的影响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5 马捷,潘公瑾,何方正;船用制冰装置的海水冷凝器及辅助部件[J];水产科学;2004年11期
6 梁开龙;海洋测绘与海战地理环境信息保障[J];测绘工程;2001年01期
7 梁开龙;海洋测绘与海洋经济的发展[J];测绘工程;2004年02期
8 刘小丽;沈芳;朱伟健;刘曦;;MERIS卫星数据定量反演长江河口的悬沙浓度[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1期
9 齐红艳;范德江;徐琳;杨作升;;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H、Eh分布及制约因素[J];沉积学报;2008年05期
10 陈翔峰;侯健;穆振军;邓春龙;任润桃;;海洋污损生物变化及附着规律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沛楠;宋翔洲;陈学恩;;2008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雪灾成因分析[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颖;陆毅;俞立军;李汉荣;牛红光;;海洋战场环境融合显示技术的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3 马润赓;李U,
本文编号:1943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4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