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12 12:48
本文通过“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基于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梳理了中国公共舆论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了新社会背景下公众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当代中国的国内舆论对于对外政策具有怎样的影响?文章的第一部分界定所讨论的核心概念公共舆论,随后对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公共舆论与外交政策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并提出中国公共舆论的四个特点:主体多元化、精英舆论与大众舆论间分歧明显化、舆论观点与政策选择不再始终一致、公共舆论自身的非理性与分层性。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国公共舆论与对外政策间的联系渠道,认为主要由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民意调查三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发挥的具体作用也不尽一致。第三章讨论了在当前新舆论环境下的对外政策,首先将精英舆论与大众舆论分别定位于决策圈层结构的内圈和外圈,随后具体分析了二者的作用渠道、作用方式和现实意义。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一方面公众舆论在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国内媒体与舆论的控制力却在逐渐下降;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媒体,引导舆论,为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支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难题,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22.3
本文编号:2016177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22.3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概念界定
(一) 公共舆论
(二) 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公共舆论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特点及联系渠道
(一)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作用的历史变迁
(二)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的总体特点
1、舆论主体的多元化
2、精英舆论与大众舆论间分歧明显化
3、舆论观点与政策选择不再始终一致
4、公共舆论自身的非理性与分层性
(三) 公共舆论与中国外交的联系渠道
1、传统媒体
2、网络媒体
3、民意调查
第三章 新舆论环境下的中国对外政策
(一) 国内舆论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位置
(二) 精英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三) 大众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丽媛;公众舆论对当前中国外交决策的影响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霞;论公众舆论对中国外交决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016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1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