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亚太战略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
本文选题:印度亚太战略 + 东向政策 ; 参考:《南亚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亚太战略作为印度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深化,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印度全方位融入亚太地区,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行为体,并且对亚太地区权力格局产生一定影响。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的"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印度的亚太战略进入新阶段。印度亚太战略形成与深化的逻辑起点,缘于对自身发展诉求、南亚区域合作现状,以及亚太地区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受内外多重因素驱动。印度亚太战略是综合经济发展、政治影响、安全合作与文化输出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性战略设计,实现自身发展并增加对外交往的战略选项是其核心目标。在"开明的国家利益"原则指导下,印度实施亚太战略总体思路趋于务实,路径选择也趋于多样。印度的亚太战略有中国因素存在,但战略实施也为印度发展与中国关系提供了机遇。印度亚太战略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dia's great power strategy, the Asia-Pacific strateg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In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cto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fter the Modi government came to power, India's "eastward policy" was upgraded to "eastward action policy", and India's Asia-Pacific strategy entered a new stag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epening of India's Asia-Pacific strategy is due to the demand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 Asia, and the judgmen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hich is driven by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dia's Asia-Pacific strategy i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design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 such a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tical influence,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cultural export, to realize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its strategic options for foreign exchange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enlightened national interests", India's overall thinking of implementing the Asia-Pacific strategy tends to be pragmatic, and the path choices tend to be diversified. India's Asia-Pacific strategy has China factors,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al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India to develop relations with China. India's Asia-Pacific strategy is in an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but it also faces many practical challeng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分类号】:D8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鹏琪;印度快速发展的软件产业对经济的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01年01期
2 ;印度经济的成就与问题[J];真理的追求;2001年02期
3 布衣;2003年印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J];当代亚太;2003年12期
4 唐鹏琪;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4期
5 ;《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出版[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4期
6 于海莲;关注印度经济:成就与问题[J];求是;2004年15期
7 张军;;冷眼看印度经济[J];江淮;2004年08期
8 黎海波;印度经济的多维透视——读文富德研究员《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03期
9 左连村;;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愿望及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1期
10 马加力;;印度开始崛起[J];亚非纵横;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密达;;印度经济复苏情况及未来走向[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2 张雷;;试论印度现代化的历史经验[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小雪;;印度如何保持经济高增长和抑制高通胀?[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印度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5 黄泰岩;梁兆国;;印度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6 张秀明;;海外印度移民及印度政府的侨民政策——兼与中国侨务政策的比较[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林承节;;印度信息产业与现代化模式[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陈荣文;;印度1982年《合会法》介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王时芬;;中国和印度吸收外资的产业差异——对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状况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马崇明;;中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现代化比较研究[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印度总理 曼莫汉·辛格;全新的印度[N];中国贸易报;2005年
2 傅勇;把目光投向印度的理由[N];东方早报;2005年
3 王 婷;广东企业踊跃开拓印度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4 郑红 马海邻;热点:中国印度“经济赛跑”[N];解放日报;2004年
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吴永年;印度“象”能否变成印度“虎”[N];解放日报;2005年
6 陆亨俊 ;印度经济的发展趋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黄一琨;中国与印度:超越单调的比较[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汪璐;印度欲圆大国梦[N];经济日报;2004年
9 卢田;印度正在崛起[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特约撰稿 王建刚;印度:经济提速为执政党提气[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涛;印度经济和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悦;大国梦想:印度经济改革与增长的深层动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兴刚;独立后印度与中东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张伟伟;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力;冷战后时期印度的外交与战略安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云霞;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岐;印度对外贸易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现峰;基于威胁制衡理论的印度军购研究(1992-2014)[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谢文清;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发展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张乐乐;国际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省与印度贸易合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艺恒;9·11后美国对印度政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程开炳;印度建筑市场的开放性调查及中国企业进入策略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陈旭;印度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石双燕;印度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盖蕾;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D];暨南大学;2005年
9 李慧颖;崛起的印度与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范佳;独立以来印度旅游业的发展与印度现代化[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2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3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