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美印在缅甸的竞合博弈及中国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8-08-10 19:27
【摘要】:缅甸在中美印战略棋盘上均有非同寻常的战略地位。在美国亚太再平衡、印度加快东进和缅甸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在缅甸的传统影响受到美印联手挤压的挑战,缅甸自身的战略利益诉求和一定程度上的战略自主性使得局势更为复杂。但中国也有巨大的机遇和优势,我们应当考虑到缅甸的利益诉求,深刻领悟印美在缅甸的矛盾和分歧,在保持中印、中美分歧可控的同时,加强中缅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促进与印美在缅甸的双边和多边共同利益,维持竞合局面。
[Abstract]:Myanmar has an unusual strategic position on the Chinese-American and Indian strategic chessboar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balanc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acceleration of India's eastward advance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Myanmar, China's traditional influence in Myanmar has been challenged by the joint squeez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Myanmar's own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some degree of strategic autonomy make the situation more complicated. However, China also has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and advantages.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Myanmar's interests and demands,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Myanmar,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Myanmar strategic partnership while maintaining the controll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nd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promote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interests with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Myanmar and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posi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缅甸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南亚与国际问题创新研究基地;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印度洋出海大通道战略支点视角下中缅中巴能源通道研究”(15BGJ04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四川-西藏)与南亚国家次区域合作——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应对策略”(skqy201126)
【分类号】:D815;D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务;;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2 李益波;;印缅关系:从疏远到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6年01期

3 刘务;;缅甸外交政策的新调整:从对华友好到大国平衡外交[J];东南亚研究;2007年02期

4 杜兰;;美国调整对缅甸政策及其制约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5 李晨阳;;2010年大选之后的中缅关系:挑战与前景[J];和平与发展;2012年02期

6 陈利君;许娟;;现阶段中印缅关系的SWOT框架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04期

7 李晨阳;;希拉里访缅与中缅关系[J];世界知识;2011年24期

8 马燕冰;;印缅关系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亚非纵横;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泳;;中国对海合会国家的经济外交——国际体系转型与地缘经济的视角[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2 刘务;;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3 毕世鸿;;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4 田子义;;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滇缅经济合作机制的问题与对策[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刘务;;缅俄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6 王琛;姚璐;;冷战后中印在缅甸的合作竞争关系[J];东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7 陈再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中国与美苏抗衡优势探微[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5期

8 王介南;;缅中关系与我国西南周边安全[J];东南亚之窗;2007年02期

9 曲三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10 胡再勇;;对外援助领域的经济外交[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莉;;利用经济外交与总部经济的相融,促进中国国际化都市的发展[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琛;姚璐;;冷战后中印在缅甸的合作竞争关系[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泳;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关系研究(1981~2010)[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李俊福;普京外交构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姜运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何传添;东盟经济外交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赵长峰;国际金融合作中的权力与利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阳;缅甸发展透出一线曙光[J];东南亚纵横;2002年02期

2 李晨阳;缅甸内政外交2002年回顾与2003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3年02期

3 李晨阳;缅甸内政外交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5年02期

4 林锡星;冷战后缅甸的对华政策[J];东南亚研究;1999年04期

5 李晨阳;1998年的缅甸外交[J];东南亚研究;1999年04期

6 刘务;;缅甸外交政策的新调整:从对华友好到大国平衡外交[J];东南亚研究;2007年02期

7 施爱国;;美国对缅甸的“务实接触”政策析评[J];国际论坛;2012年01期

8 郑瑞祥;;印度大选及新政府政策走向[J];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05期

9 尤洪波;冷战期间缅甸的中立外交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10 徐本钦;中缅政治经济关系:战略与经济的层面[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方晓;[N];东方早报;2011年



本文编号:2175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75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