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its core, has formed a great power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its own diplomatic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efforts. With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its rol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a's diplomac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victory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China's diplomatic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春 ,张学斌;浅谈外交和外交思想——兼评陈乐民先生主编的《西方外交思想史》[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2期
2 张宏喜;;打造外交文化[J];世界知识;2006年16期
3 程俊雅;;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发展——关于和谐世界理论的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新中国60年外交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11期
5 杨洁勉;;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精髓和创新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7期
6 杨洁勉;;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三重历史使命[J];国际展望;2013年01期
7 杨洁勉;;当前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重点[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03期
8 魏天祺;;中国古代外交政策探微与借鉴[J];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9 管世琳;;军事与外交:二战史专题国际研讨会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1期
10 李莉;冷战后预防性外交的发展及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熊炜;王婕;;城市外交:理论争辩与实践特点[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3 李其庆;;中法外交风波与中国新时期外交[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4 ;奏响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时代乐章——党领导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5 孙德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论新时期中国在中东的斡旋外交[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教授 崔艳红;和谐世界: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N];南方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丁刚;世博大舞台 外交新天地[N];人民日报;2010年
3 北师大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张胜军;中国不要另类外交[N];东方早报;2011年
4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 秦亚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筱玟;外交工作成就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钟声;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的外交开局[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肖连兵;中国外交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N];光明日报;2010年
8 赵可金;新世纪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N];学习时报;2012年
9 本章撰文 赖娜;外交主打经济牌自主演绎大国策[N];东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水明 董力;中国外交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谷昭民;论法律外交[D];吉林大学;2015年
2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D];复旦大学;2005年
5 肖文黎;中美联络外交及美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堂;灾害外交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彩霞;中国高铁外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媛媛;城市外交:理论、实践与未来[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4 荣梓汀;新媒体外交:公共外交新形式[D];山西大学;2015年
5 蒋缙;美国非政府组织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肖雄;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D];南昌大学;2015年
7 张志文;中国反制性外交研究(1992-2012)[D];复旦大学;2014年
8 隗倩;强制性外交的可信性[D];外交学院;2016年
9 陈昱彤;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外交探析[D];外交学院;2016年
10 焦洁;朴槿惠政府时期韩国的中美平衡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24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4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