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外交哲学的探索、建设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8-10-05 07:04
【摘要】:中国外交哲学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主要研究相关的"存在"、"意识"和"知行"的规律,探索重大和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外交哲学源于并服务于国家和国际发展需要,其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物质财富持续翻番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思想文化、理论和哲学建设,发挥外交哲学对中国外交的统领作用,增加外交的实践自觉性和理论自信性,建构中国外交哲学体系,加强其学术和应用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和互动,从而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Abstract]:Chinese diplomatic philosophy embod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value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mainly studies the laws of "being", "consciousness" and "knowing and doing", and explores the solutions to major and fundamental problems. Chinese diplomatic philosophy originates from and serves the need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ts basic position and method ar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which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hina is now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culture, theory and philosophy on the basis of a continuous doubling of material wealth, so as to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diplomatic philosophy in China's diplomacy. To increase the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of diplomacy,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diplomatic philosophy system, to strengthen its academic and applied role, to deep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so as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world peac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ause.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志洲;;在崛起背景下构建中国自己的外交哲学[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2 赵可金;;中国地位与世界角色——探索新外交哲学[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志洲;;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进路——兼论国际问题研究的政策性与学术性[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3期

2 赵可金;;中国地位与世界角色——探索新外交哲学[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4期

3 舒梦;;中国外交资源的差序式管理探析[J];国际展望;2014年05期

4 王泰;;“文明交往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哲学”构建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张志洲;;为中国崛起构建坚实的文化软实力根基[J];当代世界;2013年02期

6 张锋;;“中国例外论”刍议[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3期

7 康欣;;外交哲学概念刍议[J];学习月刊;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甄文东;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一种框架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2 王在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合作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永荣;论当代中国外交哲学中的和平主义取向[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辉;新中国“突围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海成;正确义利观新外交思想与中国外交新实践[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一多,周俊峰;实用主义:美国的外交哲学[J];长白学刊;2002年05期

2 王永钦;1969年──中美关系的转折点[J];党的文献;1995年06期

3 张志洲;;创建中国的外交哲学刍议[J];国际观察;2007年01期

4 张志洲;;在崛起背景下构建中国自己的外交哲学[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5 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实力地位[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2期

6 赵可金;;统筹外交——对提升中国外交能力的一项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3期

7 时殷弘;风物长宜放眼量——论中国应有的外交哲学和世纪性大战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门洪华;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9 邱晓华;;走向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求是;2006年19期

10 张睿壮;从“对日新思维”看中国的国民性和外交哲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黄皖毅;北京大学举办“21世纪哲学创新暨庆祝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01期

2 邬q;略谈科学发展与哲学创新[J];理论导刊;2003年05期

3 宋忠林;;试析哲学创新在现代中国的意义[J];学理论;2012年30期

4 王东;;哲学创新的七大课题与历史使命——十八大精神、理论创新、哲学意义[J];理论视野;2012年12期

5 杨永林;在领悟哲学思维中探寻哲学创新[J];理论探索;2005年05期

6 王东;林锋;;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重新评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J];新视野;2006年01期

7 董振华;;创新实践视域中的哲学创新[J];理论前沿;2009年03期

8 谢维营;王淑娟;;给哲学“犯错误”的机会[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何中华;探索哲学创新之路——读张全新新著《塑造论哲学导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5期

10 鲁鹏;;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珠;;理论创新与哲学创新——市哲学学会等举行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康兰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权利的思考[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建国;;发生认识论与哲学创新——少年哲学家[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韩庆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展与当代形态——基于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5 谢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冯定同志给予的启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6 郝立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之回顾与前瞻[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首席专家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任平;研究范式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光明日报;2014年

2 吴瑞敏;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民捷 马跃峰;改革发展实践呼唤哲学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4 记者莫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王海锋;在文本与实践互动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王东;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哲学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7 臧峰宇;提升问题意识 谋求哲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张浚生教授;锐意创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龚文德;面向时代发展谋求哲学创新[N];湖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锋;在国际视野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t ;哲学创新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朱文君;哲学的觉解[D];吉林大学;2012年

3 魏书胜;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性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旭;真理还是权威[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艳涛;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鑫;生成哲学自我的方法论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现东;马克思哲学观探略[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蕾;论哲学观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D];延边大学;2009年

4 傅琛;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哲学创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素余;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理论形态[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6 张汀;近代以来哲学比较的历程及其方法论意义[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3年

7 袁野;论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云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发展走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赵芳;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长虹;马克思哲学概念的中国化表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5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