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冷战后美日同盟的三次调整

发布时间:2018-11-14 07:57
【摘要】:在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三位总统任内,美日同盟经历了三次调整。1996、1997年接连出台了《美日联合安全宣言》和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新指针》,对同盟进行了再定义,安保体制从"专守防卫"扩大到了"应对周边事态"。布什政府任内同盟被定义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日本自卫队为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持。加强美日同盟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国强化了在中日钓鱼岛争议中支持日本的立场。2015年出台的新《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强调美日间安全与防卫合作的全球属性,扩大了合作的范围,要求同盟从平时到战时都实现"无缝、强力、灵活、高效"的协调和反应。解禁集体自卫权是三次调整的核心内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被架空。同盟的调整既表现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政策的高度一致性,也显示了美日两国利益的高度契合。中国因素是同盟调整的一个重要考量,美日在制衡中国上有共同需求。同盟的调整给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Abstract]:During the three presidencies of Clinton, Bush, and Obama, the US-Japan alliance underwent three readjustments. In 1996 and 1997, the US-Japan Joint Security Declaration and the new edition of the New guidelines on US-Japan Defense Cooperation were successively issued, which redefined the alliance. The security system has expanded from being defensive to responding to peripheral events.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allies were defined as "meeting global challenges," and the Japanese Self-Defense Forces provided logistical support for the US military in the war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Strengthening the US-Japan alliance is the top priority of Obama's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The United States has strengthened its position of supporting Japan in the Sino-Japanes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The new US-Japan Defense Cooperation guidelines, published in 2015, emphasize the global nature of US-Japan security and defense cooperation,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The alliance is required to coordinate and respond "seamlessly, strongly, flexibly and efficiently" from peacetime to wartime. The right of collective self-defense is the core of the three adjustments. The adjustment of the alliance not only shows the high consistency of the Republican and democratic poli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shows the high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China factor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of alliance adjustment,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have a common need to counterbalance China. The adjustment of the alliance has added instability to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分类号】:D871.2;D8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家水;;1972年前美日同盟“涉台”政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毕世鸿;;当前美日两国在改善对缅关系上的合作与竞争[J];和平与发展;2012年03期

3 荣小民;美日之间会再次爆发战争吗?——评《即将来临的对日战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席来旺;;美日欧加紧对亚太争夺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09期

5 张骥;田文林;刘海涛;;美日争夺的焦点——亚太[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6期

6 孙茹;;美日韩合作能走多远[J];世界知识;2014年08期

7 牛军;王东;;中美日安全关系与东亚安全环境[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8 刘江永;;美日的结构性政治摩擦[J];当代世界;2007年09期

9 钱文荣;;评析2011年度美日“2+2”会议[J];亚非纵横;2011年06期

10 晓红;否定自我推陈出新———美日企业家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J];现代人事;199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夏立平;;中美日如何争取共赢和避免安全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冯昭奎;;中美日博弈的辩证法[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106期)[C];2012年

3 邢源源;;美日创业活动与交易治理机制比较[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孙云;;美日台海政策新动向[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夏晓阳;美日首脑会晤:“演戏给中国看”[N];文汇报;2013年

2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美日同盟欲构筑“中国包围网”[N];文汇报;2011年

3 辞河;对美日要挥拳头[N];世界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高杨;作“渔权”让步,美日意在离间两岸[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高超;美日为何“不合拍”[N];国际商报;2014年

6 外交笔会 王]N生;中美日的良性互动[N];解放日报;2008年

7 记者 马菲 周之然 刘军国 温宪 莽九晨;韩美日三方会谈在首尔举行[N];人民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秋;欧美日韩齐登场 重卡上演多国恋[N];中国商报;2013年

9 于新东 牛少凤;中美日德经贸的前世今生[N];国际商报;2013年

10 [美]爱德华·林肯 徐新明 译;高技术竞争美日难分高下[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杜峰;美日同盟与东北亚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美日联盟的强化与国际化趋势[D];外交学院;2005年

2 王雪燕;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3 王晓珂;21世纪初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中国因素[D];外交学院;2012年

4 李彩风;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聂玉芳;冷战后美日经贸关系的影响和未来发展[D];暨南大学;2000年

6 马琳;比较分析冷战后的美日与美韩军事同盟[D];外交学院;2012年

7 徐子鹰;从联盟约束角度看美日同盟的走向[D];外交学院;2014年

8 宋佳琳;美日韩三边关系的强化及其走势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秋博;二战后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机制与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侯瑞方;近三十年来美日对台干涉政策的比较分析[D];外交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2330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30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