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推责到合作:中美气候博弈策略研究——基于“紧缩趋同”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8-12-10 22:12
【摘要】:在缺乏公共权威的无政府状态下探讨全球气候多边治理合作问题,既不可能让所有参与方都成为大赢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是大输家。大国间博弈的结果只能产生一个基于双方利益认知底线的博弈均衡值。面对多边合作进程中存在的"集体行动逻辑"的困境与策略选择,所有博弈方均需要承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每个国家都是精于成本—收益核算的理性自利行为体。因此,最优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形成一个让"多数参与方都不十分满意,但在最后又能够接受"的最大公约数。"紧缩趋同"理论模型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的一条能够弥合中美双方在气候谈判问题上分歧的有效分析框架。通过"以行动对行动"和分阶段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方式,有利于早日打开中美双方在全球气候多边治理中的僵持局面。
[Abstract]:In the absence of public authority, it is impossible to discuss multilateral governance cooperation on global climate in the absence of public authority. It is neither possible for all participants to be big winners nor for every participant to be a big loser. The result of game between big countries can only produce a game equilibrium value based on the bottom line of mutual benefit cognition. In the face of the dilemma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collective action logic" in the process of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one of the basic prerequisites that all players need to admit is that each country is a rational self-interested actor good at cost-benefit accounting. The best solution, therefore, is to form a maximum common divisor that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are not very satisfied with, but in the end can accept". It is under this premise that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onvergence of austerity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can brid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climate negotiations. The "action to action" approach and the phased approach to achieving substantive results will help to open the deadlock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multilateral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at an early dat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组织中的博弈研究——以气候大会为例”(2012B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联合国框架下应对气候问题的利益博弈和我国的对策研究”(2013ZZ032)
【分类号】:P467;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贻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演变及我国的应对——以后京都进程为视角[J];法商研究;2013年04期

2 陈向国;;李俊峰:盼望中国早日成为能够承担更多责任的发达国家[J];节能与环保;2013年08期

3 金朱钢;蔡闻佳;王灿;;基于博弈模型的中美气候谈判策略模拟[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年05期

4 张丽华;姜鹏;;全球气候多边治理困境及对策分析[J];求是学刊;2013年06期

5 王鸣鸣;;奥巴马主义:内涵、缘起与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莹;;德班平台气候谈判中我国面临的减排挑战[J];法学;2014年09期

2 王磊;孙红;;奥巴马政府对非洲战略剖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11期

3 姜鹏;;角色认知与话语建构:美国选择性干预的政治逻辑[J];太平洋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霞;;跨界损害责任制度的新发展[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2 谷德近;;巴厘岛路线图: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演进[J];法学;2008年02期

3 周建明;;遏制战略中的“相对安全”目标——解读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J];国际观察;2007年06期

4 周剑;何建坤;张希良;;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5 杨艺;陶永诚;;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测度1994~2009——基于效用最大化分析框架的数值模拟[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6 王瑞平;庞中英;;否认“美国衰落”: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3期

7 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吴庆军;;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变迁的预测[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9 尹传红;;认识科学的“不确定性”——从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争论说开去[J];科普研究;2010年03期

10 张发树;刘贞;何建坤;刘滨;;非完全信息下低碳技术国际转移博弈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371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71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