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两国民间外交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9 17:42
【摘要】:民间外交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消弭各国人民间的认识分歧,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感情,改善国家间的关系等方面,作用独特,往往可以取得官方外交所实现不了的成效。这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战后,由于吉田内阁奉行反华政策,并与蒋介石签订“日台和约”,阻断了中日两国官方外交的正常发展。新中国在“两个区分”思想的指导下,从经贸入手,试图打开中日民间交流的窗口。此后历经波折,终于在1972年迎来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回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两国民间外交的历史,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造成两国民间外交难以顺利发展的原因,总结教训,鉴往知来,以为新时期的中日关系提供一定的指导。 同时,应该看到,在进入全球化的当前,作为新兴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日益兴起。公众越来越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公众舆论对一国外交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大国外交中的地位越发重要。面对西方大国垄断世界舆论阵地,极力封锁我国的正面声音并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形势,我们必须找到突破口,树立起我国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由于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是新中国借助民间外交形式,第一次与一个敌对国家通过渐进累积的形式建立起官方外交,因此总结这当中的经验,将对新时期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2.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宇;中日公共外交合作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80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80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