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
本文关键词: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年04期
投稿
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
【摘要】: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理论路径上出现了明显接近的趋势。比较政治学形成了结构主义、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三大理论路径,国际关系学则发展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支理论流派。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特征来看,结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理性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化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均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一致性。理论合流趋势给中国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会。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两学科合流研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研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亟须两学科的合流研究:一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和平崛起之间的相容性,二是中国的政治学习与国际权力增长的相关性。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两大学科之间理论趋近的内在动力是人类对社会世界认识本身的无边界性以及这种认识逐渐深入后产生的同一性。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在分立的学科之间实现一种视阈融合。视阈融合的过程就是不同学科间开放对话的过程。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在西方政治科学领域中,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同是政治科学下面的次级学科。一般认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比较政治学的研究重点是各国的国内政治,主要关注选举政治、政党运行、国家社会关系、政治结盟、公众态度变迁、政治精英作用、行政官僚机构、政治稳定、政治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其森;王英;;[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9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董漫远;;[J];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3 俞新天;;[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4 李杰;;[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5 张耀;;[J];国际展望;2007年19期
6 叶自成;;[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3期
7 贾庆国;;[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4期
8 尚会鹏;;[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2期
9 王铁;;[J];河北学刊;2009年03期
10 严强;[J];江海学刊;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张魁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焦得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陈林;吴天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陆德生;纪荣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潘艳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储召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传开;[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王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梁德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时红秀;张亦工;;[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王雷;;[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徐志华;茅丽华;;[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唐清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巫文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陈柳钦;;[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田钒平;;[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陈健;;[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贾海薇;;[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舒盛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章于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薛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廉晓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园园;[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单海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珅;[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琼;[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慧;肖斌;;[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2 唐小松;[J];国际论坛;2000年04期
3 王公龙;;[J];国际论坛;2006年04期
4 尚劝余;;[J];国际论坛;2011年04期
5 刘丰;;[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3期
6 周陶沫;;[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3期
7 刘丰;;[J];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03期
8 刘若楠;;[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2期
9 王石山;王英;;[J];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03期
10 杨原;;[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新华;;[J];东南亚研究;2006年01期
2 张明;;[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3 张明;;[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4 秦亚青;;[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2期
5 李巍;王勇;;[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3期
6 陈琪;黄宇兴;;[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1期
7 孙学峰;杨子潇;;[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2期
8 刘江永;;[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3期
9 朴柄久;;[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3期
10 陈玉聃;;[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学军;;[J];当代亚太;2007年09期
3 焦兵;;[J];国际论坛;2008年05期
4 许金花;;[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5 徐正京;;[J];国际论坛;2006年06期
6 王展鹏;;[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2期
7 唐群英;唐姗;;[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学军;;[J];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9 王程乐;;[J];德国研究;2007年04期
10 惠耕田;;[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贤泽;;[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2 龚文庠;陈开和;;[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秦亚青;;[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齐皓;;[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5 王逸舟;朱立群;;[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6 国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白云真;;[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8 朱立群;;[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9 朱立群;;[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10 国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建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国宣;[N];解放军报;2004年
3 执笔 《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国际关系学院 文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程义峰 刘丹;[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杨凯;[N];解放军报;2008年
7 北京外交学院教授 黄金祺;[N];北京日报;2007年
8 记者 孙立群;[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9 记者 孔生 胡敏;[N];扬州日报;2006年
10 李巍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博士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宗山;[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莫斌;[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卓娅;[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永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任友群;[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廷根;[D];暨南大学;2006年
7 杜娟;[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赵蓉;[D];复旦大学;2011年
9 苏云婷;[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赵银亮;[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松杰;[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温丽娟;[D];吉林大学;2007年
3 胡学雷;[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4 李冬青;[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余郑璟;[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唐海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志钦;[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晓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沈晓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晓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