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西进战略视角下的中吉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2 10:14
【摘要】:海陆复合型国家是指濒临开放性海洋且背靠较少自然障碍陆地的国家,面向大西洋地带的欧洲国家及中国都是海陆复合型国家的典型代表。中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同时又背靠亚欧大陆,这也决定了中国必须海陆并重。文本以重新审视陆权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为出发点,引入王缉思教授提出的"中国的西进战略"构想、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兼顾东西部均衡发展的综合战略,进而指出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国家,在与中国西进战略的国家利益中扮演的角色,从而探寻促进中吉关系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Abstract]:Land and sea compound countries are countries that are on the verge of open sea and rely on less natural obstacles. European countries facing the Atlantic and China ar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land and sea composite countries. China has a coastline of 18000 kilometers and is backed by Eurasia, which also determines that China must pay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land and sea. Based on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 land righ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China's westward strategy" put forward by Professor Wang Jisi,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role of Kyrgyzstan, as a Central Asian country bordering western China,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westward strategy with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le path to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Kyrgyzstan.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
【基金】: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周边国家局势与新疆安全研究”(11BGJ071)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新疆周边地区安全局势年度报告”(201-6109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3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侯艾君;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论坛;2004年02期

2 杨勇;发挥海陆兼备优势是大型海陆复合国家的必然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邵永灵,时殷弘;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国家的命运与当代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0期

4 刘雪莲;张微微;;“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的中亚战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刘勃然;;米尔斯海默理论视阈下的美国遏制俄罗斯战略[J];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02期

6 阿什拉夫·霍加耶夫;王迪;;能源安全与乌中经济合作[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04期

7 贾丽红;;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及其当今局势对中国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勇;;中国海岸城市带形成与新世纪地缘政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冯建勇;;联盟理论与地缘政治学关系述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孙相东;撞击、征服与多元共处——关于马戛尔尼使华的断想[J];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4 周骁男;;中国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刘中民;海权争霸与俄苏的兴衰及其历史反思[J];东北亚论坛;2004年06期

6 杨鲁慧;;东北亚地缘政治变迁与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J];东北亚论坛;2007年03期

7 马荣升;;创新与超越:新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J];东北亚论坛;2009年01期

8 刘雪莲;徐立恒;;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政治安全观[J];东北亚论坛;2011年02期

9 刘雪莲;王勇;;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的超越与中国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10 侯松岭,迟殿堂;中国周边海域的战略地位和地缘战略价值初探[J];当代亚太;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6 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盛海燕;冷战后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庆平;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张志远;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鸥;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D];湘潭大学;2010年

4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宇;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娄智宇;中日东海划界问题的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青松;战后日本海军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11年

8 常进;战后初期驻韩美军的历史考察(1945—1953)[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珍奇;“革新开放”以来的越南海洋政策[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康甫;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伟;;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亚安全合作[J];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于瀛;航空母舰高技术的“海上空中堡垒”[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508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08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