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的中国能源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2;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7期
2 木易;;中国能源新体系日趋完善[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08期
3 杜祥琬;周大地;;中国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6期
4 本刊编辑部;;新能源发展的春天[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6期
5 温婧;;能源发展由大变强的战略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年06期
6 邵秉仁;;关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11年07期
7 郭琳;;分布式能源发展待破题[J];中国投资;2011年07期
8 ;中国绿色能源发展受到世行赞扬[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12期
9 崔成;牛建国;;核电事故对日本未来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能源;2011年08期
10 ;罗克韦尔自动化参与2011中国能源论坛[J];低压电器;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惠;;加入WTO后的中国能源工业发展战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杨敏英;;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挑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曾少军;;转型时期的中国能源外交策略[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讨论稿)[A];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交流会大会文集[C];2010年
5 千怀遂;袁顺全;;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及其变化[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韩可琦;王玉浚;;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与发展趋势[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营波;;统筹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大协调策略——现实努力与未来要求的系统化运作[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成新;蒋红花;王格芳;周玉杰;;山东省能源供求预测与集约利用对策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9 ;中国能源研究会贺信[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10 计育根;;上海高层建筑和能源发展及空调用能结构概况[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明;破能源难题 工程院问计“节能优先控制总量”[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文硕;探寻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N];国家电网报;2011年
3 张伟;能源发展千斤之鼎,谁来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吕瑞贤;多元化、低碳化是中国能源战略转型新指向[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桂俊松;“十二五”:让中国能源更有思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6 宁夏哈纳斯新能源集团总裁 马富强;引领和推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N];人民日报;2011年
7 ;2004年“中国能源200强”揭晓[N];中国工业报;2005年
8 周勇刚;BP高官忠告中国[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曹凯旋;论道能源[N];中国电力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盎 许智博;煤电油频频告急 中国能源走进“荒”时代[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军乾;我国能源安全评价体系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邓向辉;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张艳;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任静;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霞;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涛;甘肃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王双;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问题、挑战及前景[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9 李炳轩;韩国的能源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芳;基于3E协调的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富锃;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久佳;美国能源支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黄静;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法制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磊;浅论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陈文锴;中印能源合作的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晋伟;俄罗斯与欧盟能源管道合作与争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志浩;中国—巴西能源合作: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艳萍;普京时代以来的俄罗斯能源外交[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健;中蒙能源合作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宋莹莹;21世纪初中日能源合作关系发展浅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4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4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