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基于博弈论的气候外交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2 04:53
【摘要】:国家利益始终是外交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气候外交亦不例外.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全球变暖,因此,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题的气候外交谈判自然也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外交谈判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地理学基础,将气候问题的外交化进程作为博弈过程来看待,并运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原理和"智猪博弈"等模型,深度分析各大国(集团)在气候外交中的矛盾与博弈.最后从博弈论角度解读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建议中国根据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来制定最适合自身的最优策略,以求在这场气候博弈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
【图文】:

夏威夷,红线,南极,黑线


1400年以来最热的30年[2].刘晓冉等利用IPCC-AR4提供的气候系统模式对西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表明:21世纪西南地区气候总体有显著变暖的趋势[4].而赵宗慈等综合IPCC数次评估报告的预估方案,更是得出全球平均温度将继续升高的结果[5].图11000—2000年大气中CO2质量分数增长趋势图注:红线观测自夏威夷莫纳罗亚山(19°32'N,155°34'W)黑线观测自南极(89°59'S,24°48'W)图21950年以来大气中CO2质量分数增长趋势图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至于臭氧层破坏,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IPCC最新的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要比原来认识到的更加严重,而且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2].然而,人类对气候系统的运行规律认识有限,各项数据的记录并不非常完备,目前人类尚不能完全解释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影响的内在机理.因此气候问题是否真如某些政要或国31第6期高蕾,等:基于博弈论的气候外交研究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GJ0008) 西南大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SWU0909619)
【分类号】:D80;O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伟夫;;揭穿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谎言[J];博览群书;2010年09期

2 刘慧;陈欣荃;;美欧气候变化政策的比较分析[J];国际论坛;2009年06期

3 甘均先;;压制还是对话——国际政治中的霸权话语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4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年02期

5 张磊;;国际气候政治的中国困境——一种微观层次的梳理[J];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6 周林洋;;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理论[J];金山企业管理;2004年02期

7 赵宗慈;王绍武;罗勇;;IPCC成立以来对温度升高的评估与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03期

8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四大可行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丰清;周苏玉;;当前大国间气候政治博弈中的利益选择及其应然取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5期

10 苏长和;;中国外交能力分析——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碧珊;潘安定;李冰;;有序聚类方法在沉积物粒度分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2 温华洋;田红;卢燕宇;;安徽省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3 郭建明;郑博福;林伟;罗静伟;;近26年来南昌市气候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4 赵聪颖;李云波;王菲;;天津气候变化及灾害性天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5 刘洋;吉奇;刘青;商毅;;本溪县极端气温特征及其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冯婧;秦天玲;高宇;李立新;;我国西南地区典型县城气温演变特征——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7 刘瑞娟;郑红霞;;近50年淮河下游流域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8 张强,朱诚;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周迎秋,王心源,支小勇;通济渠由水运到陆运交通功能的转型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崔之久;中国西部冰期之划分与依据[J];冰川冻土;197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满洲;;第四纪全新世中期中原气候环境的特征[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2 ;Simulation evaluation and future prediction of the IPCC—AR4 GCMs on the extreme temperatures in China[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正堂;侯甬坚;;第1章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变化概况[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高布锡;;天文气候变迁理论和我国的气候变迁[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5 王纪军;裴铁t

本文编号:2544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44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