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现实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国际交流处;
【分类号】:D8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昊;;全球秩序:概念、内涵与模式[J];国际观察;2014年02期
2 卢凌宇;;国际关系研究的问题选择[J];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2期
3 李昕;;过程管理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研究——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实践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赵炜;;朝核危机历史根源分析——地缘政治变迁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9期
5 罗文;;对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J];才智;2014年35期
6 何志鹏;孙璐;;自由主义与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体制的发展[J];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14年00期
7 项旋;;1926年《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探析[J];近代史研究;2014年06期
8 赵炜;;朝鲜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冲突——基于边缘化心理视角[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朱世宏;;保护责任中武力使用的合法性辨析——以正义战争理论为视角[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10 吕彬;;人、国家与战争:对乌克兰危机的一种理论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吉平;人性、历史与冲突[D];南开大学;2013年
2 何章银;中国救灾外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曹广伟;新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的平台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甘德政(KAM DE ZHENG);中英(英中)关系与马来亚华人的身份认同[D];复旦大学;2013年
5 罗毅;外交系与北京政治:1922-1927[D];复旦大学;2013年
6 武涛;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D];云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捷;新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人文外交运作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葛振华;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窦晓博;美国金融外交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綦星龙;微博中公共环境危机的话语构建与传播功能[D];重庆大学;2014年
5 陈洪运;美国对莱茵兰的占领研究,,1918-1923[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洋;管理人性与领导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丁明文;印度“东向政策”的演进及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许明霞;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昊;马克思恩格斯国际秩序思想解读[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10 吴泽林;民主国家组成的联盟更持久吗?[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9·11”事件后的新形势可能引发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J];当代世界;2002年08期
2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J];美国研究;2003年04期
3 肖欢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4 孙学峰;学术批判不同于道义谴责——评《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5 朱锋;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与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6 孙学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骨干力量与流派分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7 王军;“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8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对成就与缺失的几点感受[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9 俞正梁;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10 李少军;如何看待国际关系理论中相互争论的学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厚虎;;人、国家与理论——探寻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视角[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2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程诚;;比较中日政治文化“忠”的观念异同——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探索[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6 金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8 黄海涛;;国际关系理论评价问题浅析——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交往的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10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从何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延华;和谐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N];光明日报;2012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赵银亮;多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梁守德;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国际网系理论”: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解放日报;2011年
9 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寻求国际关系理论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毛莉;实践转向:突破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静态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英州;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余成;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的路径探索[D];外交学院;2008年
2 劳拉(Laura Paletta Crespo);东亚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协调的原因[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克宁;个人主义、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温丽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之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唐江雨;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前景探析[D];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
6 黄丽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耿淼;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间信任问题的理论初探——国家间信任的概念及其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兼容性[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郭彦;文化哲学视野中的国际关系理论[D];暨南大学;2004年
9 冯士琳;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构建路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余丽;试论“和平崛起”思想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9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49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