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关系的华人因素及菲华人社会的转型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课题”项目《广西的东南亚及亚太海洋战略》 广西民族大学校级研究项目《中菲外交关系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变迁(1975年至今)》(批准号:2013MDYB018)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课题《菲律宾经济史》(批准号:KT201328)
【分类号】:D822.3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庄国土;菲律宾华人政治地位的变化[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2 吴文焕;;经济利益的日趋一致——从生产方式看战后菲律宾华人经济的变化[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年03期
3 李定国;;中菲建交和菲律宾华人的整合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2期
4 姜兴山;;传承与融合:菲律宾华文教育变迁(1945—1975)[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1期
5 代帆;金是用;;安全与发展:菲律宾对华政策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6 埃德加·威克伯格,众人;战后菲律宾城市的华人社团[J];南洋资料译丛;1994年Z2期
7 沈红芳;菲律宾华人义诊中心的兴起背景及其影响─—三个华人义诊中心典例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智;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中的台湾问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王光厚;朱进;林洪安;;论东盟一体化发展与中国东盟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裴正轩,张连福;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中的五大障碍[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张连福;;冷战期间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回眸[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王前军;;台湾问题中的东盟因素[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陈寒溪;“东盟方式”与东盟地区一体化[J];当代亚太;2002年12期
7 邵建平;李晨阳;;东盟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及其对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启示[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8 魏玲;;国内进程、不对称互动与体系变化——中国、东盟与东亚合作[J];当代亚太;2010年06期
9 陈乔之;美国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3年01期
10 赵银亮;调整中的俄罗斯与东南亚关系及影响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2 朱天祥;冷战后欧盟对东亚的双层地区间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吴世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2年
7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作成;马来西亚与东盟:外交政策与地区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陈寒溪;第二轨道外交——CSCAP对ARF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燕;南海区域渔业合作问题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曲恩道;美国南中国海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莹;和平发展战略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伟;从地缘战略看冷战后中国在南亚的国家利益及其维护[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杨珍奇;“革新开放”以来的越南海洋政策[D];暨南大学;2011年
6 邹冬鹏;试析东盟一体化发展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7 尹君;冷战后中日在湄公河地区竞争与合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姚璐;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魏巍;影响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初探(1978-1990)[D];湘潭大学;2011年
10 曹永新;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政策和中国的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滋生;菲律宾华人的同化和融合进程[J];东南亚研究;1998年06期
2 松本国义;郭梁;;从菲律宾华侨看同化——菲律宾华侨的现状与将来[J];南洋资料译丛;1978年04期
3 德里西塔·昂·西;冬青;;融合和认同:二次大战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社会变化[J];南洋资料译丛;198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田骄;[N];人民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清;简讯六则[J];东南亚研究;1988年01期
2 周兆呈!《联合早报》,新加坡;中国对印尼外交政策中对华人问题的考虑(1965—1997年)[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3 罗.S.H.吉廷;蔡仁龙;;为解决印度尼西亚华人问题铺平道路[J];南洋资料译丛;1983年02期
4 周慕红;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关于非洲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综述[J];西亚非洲;1998年03期
5 陈衍德;;从排斥到接纳: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J];世界民族;2008年06期
6 王小民;印尼的华人同化政策评析[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7 冯玮;从“同化政策”看日本殖民统治及殖民扩张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对日本在台湾推行“同化政策”的历史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刘权;全球华人问题研究网络合作模式设计[J];东南亚纵横;2004年08期
9 汤平山;从同化政策到多元文化政策——谈印尼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J];当代亚太;2001年06期
10 张静芬;战后东南亚华人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史学月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洪贵;;论澳大利亚非英语移民同化政策[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郑一省;;试析当代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问题[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许维勤;;“皇民奉公会”对台湾社会的分化[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4 陆继鹏;;20世纪60年代前泰国政府对泰南四府民族问题的政策及其影响[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赵永胜;;泰国政府对山地民族的同化及其评价[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武勇;巴黎骚乱再升级:有人向警察开枪[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杨锡铭;泰国华人非政府组织简况[N];潮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蒋安全;万隆精神添华章[N];人民日报;2002年
4 马细谱;土耳其库尔德人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邓聿文;巴黎骚乱对中国的警示[N];经理日报;2005年
6 际文;法国移民现状[N];法制日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 黄一琨;法国骚乱的教训[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凌云;巴黎骚乱考验法宽松移民政策[N];民营经济报;2005年
9 刘泓;同一与多样[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哈正利;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模式与中国民族政策的比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婕妤;印尼族际关系中华人的困境[D];厦门大学;2007年
2 赖映虹;泰国华人身份属性及认同对中国软实力建构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2年
3 姜自凤;话语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7年
4 徐长恩;印尼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聂会翔;苏加诺时期中国与印尼关系探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李良玉;冷战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静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与移民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周冠文;印尼国内政治与中印尼关系正常化[D];湘潭大学;2008年
9 吴向红;泰南穆斯林分离运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刘影;探析泰国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族问题[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3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5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