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的双重性与冷战后的美日同盟
发布时间:2019-12-03 07:15
【摘要】:本文从同盟的双重性这一事实出发,提出同盟可能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的双重属性;并且这一双重性质可能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两方面属性在同盟的性质中可能体现不同特性,从而导致同盟的总体性质偏于防御性或者进攻。很多同盟都具有双重性,美日同盟也不例外。美日同盟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冷战时期防范苏联集团扩张的目的,也起到了限制日本发展军备的作用,在西方看来,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冷战后美日同盟通过一系列调整,借共同防御之名,更多地带有了潜在的进犯色彩。 由于东亚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美日双方在地区和全球战略上的相互需求,美日同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具有维系、巩固甚至不断强化的内外基础。也因此,即使日本民主党政府在2009年上台后美日同盟一度曾有“变冷”的迹象,但美日同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紧密合作、加强协同的走向难以发生大的逆转。 未来的美日同盟安排是更具防御性还是进攻性偏向,与中国这个地区大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互动也有关系。美日同盟在防范和威慑中国的同时,也可被中国的内外政策与表现所塑造。因此,分析美日同盟强化的原因,探寻民主党执政初期寻求更高自主性的对等同盟关系的历史脉络和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基础,有利于中国分析和研判美日两大行为体的安全利益和威胁感知,从而在未来塑造美日安全感知、营造战略互信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71.2;D831.3
本文编号:2569106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71.2;D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景全;;同盟视野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9年01期
2 娄伟;;日本民主党执政与美日同盟变化[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3 曹筱阳;;美日同盟:面向21世纪的全面调整[J];当代亚太;2006年09期
4 聂宏毅;肖铁峰;;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5 沈丁立;;中国周边外交的双环战略[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6 唐世平;;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从米尔斯海默到杰维斯[J];当代亚太;2009年05期
7 沈丁立;;全球与区域阶层的权力转移:兼论中国的和平崛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黄刚;冷战后美日同盟:建构主义的解释[J];国际观察;2002年01期
9 刘江永;;日美同盟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观察;2006年01期
10 陈玉刚;;多重国际体系的视野与战略[J];国际观察;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N];东方早报;2009年
2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沈丁立;[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9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6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