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战后中日民间外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7:26
【摘要】: 民间外交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间外交以其特有的方式,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民间外交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战结束后,中日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建立正常的邦交关系,周恩来总理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创造性的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方针,在两国人民历经艰辛的共同努力下,才使两个隔海相望的邻邦恢复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民间外交也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方面,在加强两国各领域的共同协作等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外交为中日友好事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民众基础。 在中日关系史上,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民间外交在推动中日邦交走向正常化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它使近代以来处于敌对关系状态的中日两国,成功的走向和平友好的道路。回顾和分析民间外交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而做的努力,并对其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当今两国关系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与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外交活动日益频繁的同时,以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外交已经成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一条重要渠道,它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的和谐发展,更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谐发展,乃至全世界的和谐发展。在中日民间外交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矛盾、摩擦和阻碍,如何调解和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并为民间外交在未来的顺利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政府之间的问题,更关键是要加强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两国人民的感情交流能从根本上改善和促进中日关系,国民感情深层次的友好交流才是促进两国关系改善的真正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遥;;“民间外交”之我见[J];世界知识;1987年04期

2 李学如,周泉胜;廖承志与中日民间外交[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陈龙娟,于海霞;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间外交[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发挥民间外交优势 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四论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J];中国妇运;2005年04期

5 徐大超;;论民间外交的勃兴及其发展困境——兼论对中国外交的启示[J];当代世界;2009年12期

6 刘庚寅;民间外交舞台上的梅兰芳[J];友声;1998年05期

7 ;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加强民间交往 促进共同发展——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谈1997年中国民间外交[J];友声;1998年02期

9 朱蓉蓉;试析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10 刘怿;陈昊苏会长与美国大学生谈民间外交[J];友声;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丽;;试析胡锦涛民间外交思想[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寅;;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武寅会长致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宫本雄二会长的慰问电[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3 高晓燕;;纵谈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史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田培良;;从乒乓外交看民间外交的作用[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5 涂怡超;;宗教民间外交与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6 徐启新;;我学会召开理事会暨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7 朴灿奎;;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关系史研究的历史与展望[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柳媛;;民间外交与中日邦交正常化[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石善涛;;邦交正常化前的中日民间外交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燕;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N];济宁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温宪;中国民间外交活动丰富多彩[N];人民日报;2009年

3 ;民间外交的使者经贸交流的桥梁[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丕屹;民间外交:让世界更了解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张志洲;发展民间外交 补官方外交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潘真;“民间外交官”贾浩[N];联合时报;2004年

7 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部长 邹晓巧;书写妇女民间外交新篇章[N];中国妇女报;2008年

8 全国工商联联络部部长 刘红路;做好工商联民间外交工作应处理好八个关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王建;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作用[N];西藏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胡嘉莉 整理;创建特色民间外交服务 为民企搭建经济平台[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观念及其实践活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孙文;《华夷变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6 马建标;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D];暨南大学;2007年

8 彭雷霆;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雁;“山东问题”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14-1922[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梅光;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飞;中国共产党对日“民间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1952—1962)[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萍;海外中国青年开展的反制性民间外交活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3 徐赐明;新时期中国民间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丽君;中美建交后民间外交对两国关系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1年

5 李文宇;中日民间外交的肇始[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绍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两国民间外交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朱蓉蓉;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及其当代意义[D];苏州大学;2003年

8 王晓颖;谢杰与《虔台倭纂》[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陶宇;日本非政府组织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龙春芳;论中日民间外交的作用[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8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98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