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冷战结束后,在一个人民普遍希望和平与稳定、国家普遍谋求发展与繁荣的时代,维护亚太的持久和平与长期稳定,营造一个有利于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地区安全环境,成为亚太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由于亚太地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因素重要性的上升,在相互依存普遍加强的情况下,客观上产生了就共同面临的安全问题开展多边合作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地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已经成为亚太安全领域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试图从分析整理安全理论入手,在回顾亚太地区各种安全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分析冷战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发展的状况、特点,梳理地区内各大力量中心对它的利益需要和政策调整,描绘这一进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的对策,以期尽可能清晰准确地描述它的全貌。 文章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通过分析整理安全理论,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前提和框架。文章首先梳理了国际政治四大主要理论流派对于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和历史上亚太地区出现的几种安全模式主张——霸权安全、同盟安全、集体安全、均势安全,然后详细论述了冷战后出现的合作安全模式的有关问题。通过新旧比较,突出了合作安全在全球化和相互依存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中的进步意义。 第二章回顾了冷战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发展情况,以东 亚金融危机为阶段性划分的依据,以东盟地区论坛等具体合作 形式为个案,论述了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亚太地区是发展中国 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发展经济,改革政 治,促进社会进步是本地区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冷 战结束后,随着经贸领域合作的加强,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也 开始提上日程。金融危机前,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和平 合作性的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蓬勃发展。金融危机后,主导权之 争凸显、安全合作新内容的显现等等不同于前一时期的特点, 标志着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对新世纪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 讨。首先,这一进程将面临国际政治社会化倾向加强、亚太政 治形势复杂以及冷战思维和军事联盟依然存在的多重挑战。其 次,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未来发展,与地区内的大国战略选择 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分析它们对地区安全合作的利益需要和 政策选择,,十分必要。最后,预测了未来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 程的发展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三个方向。就发展特点而言,主要 有:第一、发展次区域、次次区域的安全合作机制有一定基础 和可能;第二、辅以其他专题性安全合作;第三、先以软性机 制化安排为目标,不强求一步到位。就发展方向来看,要形成 普遍接受的全区域性安全机制仍然十分困难,当前有以下几种 可能:一是朝着美国主导的、以其与地区内国家的军事联盟或 军事安排为主体的联盟安全体系方向发展;一是随着东盟实力 的恢复,走以东盟地区论坛为核心、由中小国家集团倡导、包 括区域内其他主要国家参与的道路;此外,则是以由中、俄。 哈、吉、塔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大国小国共同 互互 倡导,以“睦邻互信、平等互利、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为基 本原则的发展方向。总之,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程的发展将是 长期曲折的。 第四章分析了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牵 动及中国的对策。21世纪,中国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实现 ,祖国统一,与促进自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艰巨历史使命, 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稳定和平的周边安全环境。但中国在 ’亚太地区却面临着大国关系不确定、周边热点多矛盾复杂以及 种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多边安全合 作的未来发展对中国意义重大。如果任凭它朝着前两种可能的 方向发展,会使我陷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为此,我们需要:积 极融入现有多边安全合作形式,争取影响和改造“游戏规则” 为我所用;反对霸权主义和联盟安全,深化睦邻友好的双边关 系,在多边场所力争主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建立新的地 区经济体系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让世界 了解中国,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综合国力,为参与 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奠定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在未 来多边安全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8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赵敦华;;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孙艳春;;论党员的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建设[J];长白学刊;2007年06期
4 何芹;;试论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和保障机制[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5 李尚明;丁恒文;;实践与人的价值的实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郑平生,郄鹏;论转型期的政府危机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糜海波;;当代警察伦理建设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毛献峰;;辩证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黑洞存在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樊德;民族主义与亚洲地区合作[J];当代亚太;2003年02期
10 王日华;;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研究纲领与理论建构——兼评阎学通等著《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J];当代亚太;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凯;;对深化党内和谐若干理论研究的思考[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向丽华;;对问题导向研究倾向的评估——以对外援助研究为例[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2 郄永忠;对经济全球化下安全战略重新定位的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5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淑阶;毛泽东党的领导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李日;章士钊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勇;西方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及其演变[D];外交学院;2000年
2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3 范洪颖;新世纪初中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析论[D];暨南大学;2000年
4 朱玉龙;试析美国的“制度霸权”:从理论上的争论到外交中的揉和[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刘文;当代国际干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胡伟;浅析国际政治中的道德因素[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8 黄小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及中国的对策[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9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10 唐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意识形态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
2610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1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