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普京时代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6 00:45
【摘要】: 本文以普京时代俄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为着眼点,来挖掘推动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双方关系的未来,同时分析了俄美关系的调整对处于中俄美三角关系中的中国的影响。 普京执政八年来,一直在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外交策略,把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作为外交的首要任务,认为俄美相互合作是国际形势好转和保障全球战略稳定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俄罗斯都对美国和西方做出了让步,甚至普京期待其“9·11”事件后奉行的亲美政策会促进俄美关系的深化,但并为变成现实。之后,俄罗斯虽然不断受到美国的战略积压,但为了维持与美国合作的局面,俄罗斯始终呈现出一种退让的外交姿态。直到美国在2007年初重新提出要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这似乎成了俄罗斯转变对美态度的导火索,俄罗斯认为,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基于冷战思维的观念,是美国遏制俄罗斯在该地区影响的又一重要步骤。俄罗斯不仅在言词上,更是在行动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此俄美关系的对抗性不断加剧。 俄美关系一波三折,正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才促成了这一演变。综合分析,主要有五大原因:俄罗斯不满来自美国的战略挤压、综合实力日渐恢复的俄罗斯欲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讨价还价、俄罗斯民族固有的大国心态、俄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政治障碍以及关于国际战略格局构想的分歧。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决定了俄美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无论是美国希望俄罗斯“弱而不乱”,还是俄罗斯希望与美国“斗而不破”,总之一点可以肯定,即在俄美互有所需的今天,双边关系不至于完全破裂,也不可能形成冷战时期的全面对抗。对于中国来说,俄美关系的变化虽然有利于中美、中俄关系的改善,但更应该看到俄美挑起的军备竞赛在安全方面对中国构成的不利影响。有利有弊,趋利避害,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读往来[J];人大研究;2011年07期

2 В·И·茹科夫;冯育民;;“改革”:总结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梅;;强权治理、突破瓶颈、以人为本——普京总统“富民强国”经济思想及政策主张的总结与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兴耕;;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新变化[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颖生;;昆明纪念建城1240周年的由来和历史依据[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4 李兴耕;;俄罗斯政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兴耕;;俄国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兴耕;;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亚洲;;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近况与前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亚洲;;政党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刘淑春;;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吴恩远;;对“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反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民大学教授 王正泉;“梅普组合”会变成“普梅组合”吗[N];法制日报;2010年

2 晚秋;要扣普京总统专机[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3 记者 钱彤 金学耕;江主席会见普京总统[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新华社记者 杨国强 吴晶 吴黎明;世界未来属于年轻一代[N];人民日报;2002年

5 记者 车玉明 黄慧珠;江主席与普京总统会谈[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记者 唐勇、孙勇军;江泽民主席会见普京总统[N];人民日报;2000年

7 王丹蒂;“完全支持”梅氏,普京自有道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李文云、吕岩松;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会谈[N];人民日报;2003年

9 姜辛;“中俄成近邻是命运的安排”[N];文汇报;2004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冯绍雷;“被寻找的这个人已经出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成;“第二次转型”与俄罗斯的重新崛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可辛;俄罗斯发展进程中的普京阶段[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王莉;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普京时代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9年

2 王猛;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姚丽丽;普京时期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成;试析普京实用主义外交[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年

5 杨勋;普京时期俄罗斯对英政策评析[D];外交学院;2009年

6 田燕;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昝峗;普京执政期间中俄关系发展历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文;普京总统胜选连任原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9 王欣;当代俄罗斯“政权党”及其对俄罗斯式民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书昭;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5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15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