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恐怖主义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之界定

发布时间:2020-04-07 04:18
【摘要】: 恐怖主义(terrorism)为现今国际各界关注焦点,传统恐怖主义(Traditional terrorism)多与劫持航空器、暗杀、掳人勒赎或劫持人质等结合。近因科技日新月异有生化、邮件、网络、金融及海上恐怖等新恐怖主义(new terrorism)应运而生。尤为恐怖组织策划、训练或提供资金,以及装备朝军事化发展,进行军事武装冲突(Military armed conflict),使恐怖型态成为战争样式,扩大恐怖活动内涵(Connotation)与外延(Extension),侵害范围已然遍及国际社会,已具全球化(Globalization)之态样。随恐怖主义犯罪发展与演变,行为人国籍国、被害人国籍国、犯罪行为指向之对象国,以及行为地与结果地等已超越一国疆域,受害国非单一时,对此犯罪之惩治与防范愈益受国际关注。公元(以下同)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恐怖攻击后,即戮力于国内与国际对抗恐怖主义犯罪,类如美国颁布“提供阻绝恐怖主义所需适当手段以巩固美国法案”(Provide Appropriate Tools Required to Intercept and Obstruct Terrorism, PATRIOT Act,简称“爱国者法案”)、建立军事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局等。同年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第4385次会议通过第1373(2001)号决议,呼吁各国紧急合作,防制恐怖行动,为得将参与资助、计划、筹备或犯下恐怖行动,或参与支持恐怖行动者绳之以法,各国应在国内法明确规定恐怖行动为严重犯罪,加强情报、行政及司法事项上合作,更鼓励通过双边协议(Bilateral agreement )或多边协议(Multilateral agreement),共同制止恐怖行动。而日本、英国、法国及德国等即配合上开决议,分别制定专法或修改国内相关法律,以资因应。由上可知,911恐怖攻击事件对国际安全影响既深且巨,而恐怖主义定义(Definition)虽不明确,甚至模棱两可(ambiguity)或隐诲不明(ambiguity latent),惟通认系破坏国际安全与和平之攻击行为,更属违反人道罪(th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之国际犯罪(International crime),因此如何界定恐怖主义,为国际社会乃至学界积极研拟之首要课题。本文即系凛于恐怖主义定义之重要,在何秉松教授指导下,对于恐怖主义定义自传统之法学解释方法中解放,更体认时代价值意识,融入快速变迁之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深入探讨恐怖主义核心问题“定义”(Definition),并综合恐怖主义之起源(Origin)、要素(Essential facter)、特征(Characteristic)、联合国宣言(United Nations manifesto)、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joint pledge)与世界主要国家之立法现况等,研拟具客观共通性(Commonness)之恐怖主义定义,俾供认定恐怖主义时之参考准据,进而援引该定义就恐怖主义中相关易致模糊之概念建构完整之分界,俾资厘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97.9;D815.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善品;论中印反恐合作[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7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17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4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