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近代中日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2:42
【摘要】: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武力进攻或武力威胁下,中日两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面临着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为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中日两国政府及民众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废约运动。本文就两国废约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论述。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两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形成过程,并就两国不平等条约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英国是打开中国国门的急先锋。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被迫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签订了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此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不断扩展,一直延续到一战时期。近代中国先后同西方22个国家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形成了内容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中国不仅被迫多次割地赔款,而且丧失了司法、关税、内河航运等诸多国家权益,成了一个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半殖民地国家。美国是打开日本国门的急先锋。以1854年日美《神奈川条约》为开端,日本也被迫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4个列强签订了20多个不平等条约,陷入了不平等条约的罗网之中。由于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面临的主要对手、签约的背景及过程、中日两国政府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两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内容、危害及影响等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为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中日两国政府及民众的废约运动也随之展开。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就两国废约运动的背景、历程、成效等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中国,晚清政府便唱响了修约的序曲,随后北京政府折冲樽俎,南京政府继之努力使修约得以柳暗花明,到1943年基本完成了修约任务。日本在幕府时期就做了一系列的修约准备,明治政府成立后也把修约作为首要的外交课题并为此作了充分地准备。在历届外相锲而不舍的努力下,1911年完成了修约任务。两国政府对待修约的不同态度、国力的差别及国际局势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两国在修约背景、历程及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不仅起步较晚,过程漫长,而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同时,两国在修约的策略、对列强的态度等方面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从修约前提、不平等条约体制、修约阻力及修约外交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两国修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而指出这是由多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近代中日两国修约的比较研究,可得出以下启示: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对外交涉中建立平等地对话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外交政策并运用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和谈判技巧,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才能有理有节地处理好中外纠纷。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2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翔;;美国、日本的东亚政策与东亚现代国际体系[J];太平洋学报;2011年06期

2 黄莉娜;;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障碍与前景[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自毅;;简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2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瑾;;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对重庆城市的冲击刍议[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喜峰;;世贸组织宪法化与欧盟宪政:基于宪法合法性的比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颜其德;;南极洲领土主权与资源权属问题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艳;安成日;;试论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朝贡体系的解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泳;欧美意见难统一[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孔江;中俄关系视野下的俄国汉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100年中的30年[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韩东育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关于东亚研究的新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新华;“安静的大国”正着手新的战略调整[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记者 严明;中国呼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刘长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挑战[N];解放军报;2002年

8 ;中国和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05年

9 记者吴志华;国际裁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孙芳华;中国眼镜业渴盼自主品牌[N];江苏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单冠初;南京国民政府收复关税自主权的历程[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英;近代中日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路伟;日本与近代东北亚国际体系的转型[D];吉林大学;2005年

3 洪燕;同治年间《万国公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萍;论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及其中的苏联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秀俊;1874年日本侵台期间英国的调停活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自立;费正清的中西关系史研究及其“冲击—反应”模式[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贺;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8 文萍;论多边贸易体制与环境贸易措施的法律协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陈积;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张洪武;民族主义与领事裁判权——以法权会议为个案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24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24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