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朝鲜外交的影响力初探:模式、途径和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822.331.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德斌;对峙中的缓和:70年代的美国对朝政策[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赵来文,卢德焕,郑岩;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袁祖社;“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于营,林松;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马伟涛,韩玉贵;后冷战时代中日关于朝鲜半岛安全政策的比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靖宇,杨海峰;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7 金玲,王衡;朝核危机的安全困境与中国国家利益[J];长白学刊;2004年05期
8 马坤;;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内含的战争正义逻辑[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9 张海珍;;冷战后美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汪守军;日本的“大国梦”及其影响——评日本的“有事法案”[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范建中;吕磊;;俄罗斯的强盛为何不能持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分析[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国辉;;近代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期理念研究——以近代中日两国对国际法理念的接受为中心[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建;大韩帝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D];复旦大学;2004年
2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3 周敬青;关于林彪集团问题的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刘靖华;全球化的矛盾、民族主义与宗教原教旨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怀连;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尹枚;区域主义理论与东亚区域主义实践——兼论中国的政策选择[D];暨南大学;2003年
8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9 刘斌;新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佳捷;亚太安全关系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探析[D];暨南大学;2000年
2 唐皓;独立后马来西亚对外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蔡秋英;论周边环境对朝鲜半岛统一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0年
4 刘晓玲;日本“主导亚洲”战略的形成内容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高涛;国家利益与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D];河南大学;2001年
6 王远飞;国家利益在50年中苏、中俄关系中的体现[D];外交学院;2001年
7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刘文;当代国际干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10 郭秀清;印度国家安全战略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3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3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