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分析1989-200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与邓小平”[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03期
2 杨运忠;;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04期
3 刘建飞;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8期
4 叶永东;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5 牛新春;《中国军力报告》是什么[J];世界知识;2005年16期
6 史泽华;;两面性:美国对华政策的长期战略[J];红旗文稿;2010年07期
7 陈沛然;林飞飞;;美国对华政策变了吗?[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8 史泽华;;美国对华政策长期战略的两面性[J];决策与信息;2010年11期
9 郭关 ,王寅通;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背景和中美关系走向[J];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10 吴心伯;评美国对华政策调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蕴山;侯衔正;;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杨婉蓉;;1947年魏德迈使华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3 汪小平;;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1950~195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4 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研究述评(1937.7——1945.8)[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5 杨彪;;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与军方在对华政策上的争论及其影响[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6 苗迎春;;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及中国应对[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章百家;;抗日战争结束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的演变[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王晓玲;;2005年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冲及;;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政局的重要动向——论1944年大后方的人心剧变和“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10 陈廷湘;;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综述[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美国对华政策缘何常“变脸”[N];光明日报;2010年
2 陈晓晨;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需了解中国核心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本报专稿 林寒;二次“胡奥会”后警惕美国表里不一[N];世界报;2009年
4 勤耕;美调整对华政策[N];酒泉日报;2005年
5 刘军玉 (石家庄陆军学院);决定美国对华政策的“大脑”[N];南方周末;2004年
6 韩刚;美国应如何面对强大起来的中国[N];中华新闻报;2009年
7 韩刚;美国该面对崛起的中国[N];华夏时报;2009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韩钢;美国外交顾问视野中的中国[N];北京日报;2009年
9 俞懿晗;美国对华政策将以延续性为主[N];东方早报;2005年
10 陈之罡;中美战略对话试解“共同经营者”[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刘子奎;遏制与孤立: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姜安;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惠宇;1945-1949年美国的中国东北政策[D];吉林大学;2010年
5 卢祖送;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辩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官进胜;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云龙;1954-1955年中美台海危机管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谢莉娇;乔治·W布什对华政策研究—一种层次、系统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双惊华;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茂华;浅析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董秀兰;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丽;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秀梅;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分析:1979-2003[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云莉;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李卓华;晚清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840-1911)[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绍军;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心态转变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猛;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1911-1921年)[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6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3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