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21世纪中非关系的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发布时间:2020-04-28 03:12
【摘要】: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人民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0多年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各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1]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非洲拥有53个独立国家,占联合国会员国近1/3,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有48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舞台上任何政治集团或政治势力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将这条道路概括为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中非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洲大陆不仅能够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资源和能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还是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特别是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华遏制措施不可缺少的力量。21世纪中非关系的发展能否更进一步,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直接影响着非洲大陆的全面发展和振兴,直接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广泛收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对文献和实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通过对历史事件回顾和总结,全面深刻揭示21世纪初中非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中非关系和中国的和平崛起放在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下,充分尊重事实,客观分析论证如何发展中非关系,从而加快中国的和平崛起。文章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21世纪初中非关系的发展及特点。这部分通过回顾中非50多年的友好往来,从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三个方面对21世纪中非关系的现状进行论述,从首脑外交是基础、平等观念是灵魂、互利双赢是实质、规范机制是保证等四个方面对现阶段中非关系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概括,力求从全局上对中非关系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第二部分:中非关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非传统友谊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基础,中非经贸合作在双方关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同时非洲国家向往中国的发展模式,“向东看”成为非洲的一个重要选项,中非在科技、文卫等方面的相互交流日趋紧密,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使中非关系的发展制度化,这些都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深入发展的机遇。从进入21世纪非洲国家对外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西方因素对中非关系的影响、经贸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非利益冲突日益增多来谈中非关系发展受到的挑战,从而使中非关系更加清晰。 第三部分:中非关系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中非关系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中非合作论坛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从而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非经济上的互补和新兴的中非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非关系对台湾的制约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早日实现;中非外交的典范作用以及中非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第四部分:构建良好的中非关系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非关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和保障;独立自主、广泛共识、平等互利、务实建设的中非关系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中非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深化,不断探索中非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正视和解决中非关系面临的新问题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动力。 总之,进入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中非关系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积极完善对非援助政策,在发展中展现大国外交风范并确实加强自律与磋商机制、坚持不排他主义、加强对非研究,把中非关系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衡量,最终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非洲大陆的腾飞。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宝玉;严磊;;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Ian Taylor;王磊;;中非关系走向,谁说了算?[J];中国报道;2011年09期

3 方伟;;非洲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现状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胡南;;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研究: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5 高秋福;;进一步推动中非关系发展[J];w,

本文编号:2642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42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