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冷战后俄美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8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恒;;论冷战后美国单边主义的嬗变[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2 张琦慧;;维护世界和平,理性反对霸权——浅析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在我国经济方面的表现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1年21期
3 马浩原;李树广;;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战略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5期
4 秦秋;;冷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王海运;;俄罗斯“全面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及其对俄美关系的影响[J];俄罗斯学刊;2011年01期
6 黄登学;;俄罗斯外交战略“西向性”调整:背景分析[J];俄罗斯学刊;2011年04期
7 黄登学;;俄美关系“重启”与俄外交新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7期
8 赵鸣文;;2010年俄美改善关系的动因及前景[J];和平与发展;2011年03期
9 谭红梅;;韩国近三届政府对朝政策演化特点及实效评析——以“阳光政策”与“实用主义政策”考察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0 张树华;;冷战后西方民主与民主化研究:理论困境与现实悖论[J];红旗文稿;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余云;;冷战后欧洲主要社会党对社会主义的看法[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2 陆俊元;;冷战后中国在亚太的地缘安全利益[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潘忠歧;;冷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变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于迎丽;;从遏制走向合作:冷战后的中美不扩散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周均;;从“三横”到“一条”: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目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李景治;阚道远;;冷战后西欧政党格局的演变与启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余建军;;冷战后的美国和亚太多边安全——从老布什政府到小布什政府[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何奇松;;冷战后的法国军事转型[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9 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10 张志刚;;关于宗教的社会作用或文化功能的再认识——由宗教与冷战后国际热点问题引发的理论反思[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温宪 张光政;美俄完成冷战后最大规模间谍交换[N];人民日报;2010年
2 新华社记者 周晓华 张金海 陈俊锋;苏美和俄美关系百年风云[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华木兰 尹元;夫妻冷战后的“五个一”[N];河南科技报;2001年
4 王宏彬;2012年前普京不寻求当总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中东欧国家忧虑俄美关系“重启”[N];光明日报;2009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正泉;间谍案撕不破俄美关系[N];法制日报;2010年
7 马建光;“间谍门”考验俄美关系[N];解放军报;2010年
8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再“重启”,俄美关系未获突破[N];人民日报;2011年
9 谢荣;俄美关系将走向何方[N];经理日报;2003年
10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俄美关系“非敌非友” 还会长期持续[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聪;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鹏辉;1992年以来俄美在核问题和欧洲安全领域的合作与矛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周明;冷战后印度中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封帅;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立群;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9 林婕;冷战后北约东扩与美欧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娟;论析冷战后俄美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景民;冷战后俄美关系析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吕亚军;冷战后菲律宾的安全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相艳;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评析[D];西北大学;2003年
5 王小润;论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焦玉石;经济全球化与冷战后国际体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范升龙;冷战后联合国与人道主义干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管恩霞;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9 张静;论冷战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蓝茵茵;解读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复兴[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0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8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