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崛起中的文化力与文化认同困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赫曦滢;曹甲申;;和谐世界:和平崛起语境下的国际秩序新诉求[J];社科纵横;2011年05期
2 梁继威;;试论胡锦涛的时代观[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宋效峰;;国际威望政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J];晚霞;2011年14期
4 石瑛;刘国建;;论实验标准化语境下的技术权力[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5 王义桅;;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8期
6 须俭;;文化软实力是推动发展的硬道理[J];群众;2011年07期
7 王蒙;;文化强大需要三种力量[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8 郑坚;;“作伙出头天” 共兴大中华——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感悟[J];台声;2010年10期
9 ;发刊词[J];俄罗斯学刊;2011年01期
10 阎荣舟;;论点摘编[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中明;;论大国[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进程中的东亚与美国”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李毅多;;“和平崛起”与国际规则[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3 陈志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4 王子华;;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世界的福音——郑和下西洋给出的回答[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5 薛漪波;;文化力量与医院发展[A];全国职工医院管理学术年会暨优秀院长表彰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谭长贵;;中国和平崛起的灵魂所在是思想崛起[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沈逸;;从“拒斥”到“塑造”:国际规范与中国的和平崛起[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刘金祥;;论邓小平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贡献[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张宝通;;认识农民工的历史地位 发挥农民工的经济作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宝通;;认识农民工的历史地位 发挥农民工的经济作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承志;在和平崛起中向航海强国迈进[N];中国水运报;2005年
2 陈晓玉;为和平崛起努力[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中英;“和平崛起”的可能和困难[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民族团结统一 中华和平崛起[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赵伟;“清明”的文化力量[N];宿迁日报;2011年
6 卫建林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文化力量的历史逻辑与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施维;培育农民自己的文化力量[N];农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坤宁;用文化力量科学精神做好主题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9 何星亮;文化力量如何增强[N];学习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孙昊;牡丹江 用文化力量激活雪城梦想[N];黑龙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兵彦;中国和平崛起:概念、历史、环境、路径[D];暨南大学;2009年
2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高健;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批判[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杨守明;中国和平崛起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立兴;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李艳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人文价值的历史流变[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玉祺;中国和平崛起中的文化力与文化认同困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严珊珊;中国对外“和平崛起”发展战略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因素[D];暨南大学;2010年
3 余丽;试论“和平崛起”思想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4 郭俊佳;“凶猛雄狮”还是“温和大象”?[D];外交学院;2005年
5 陈海影;文化的叠加力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张东亮;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必然性[D];河南大学;2005年
7 尹栾君;新国际关系体系与中国的和平崛起[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琦;国际秩序、地区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D];山东大学;2005年
9 周勤;论周恩来的和平与发展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孔凡河;冷战后中国新安全观论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8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