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贵;60年代前期中日关系研究[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潘正祥,李宇征;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大转变国际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3 沙健孙;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马淑明,杨立新;邓小平和平统一方略在台湾问题上的历史性突破[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王仲春;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1969-1979)[J];党的文献;2002年04期
6 金龙河,金桂兰;毛泽东、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之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陈奉林;试析岸信介内阁时期的日台关系[J];东北亚论坛;2004年01期
8 刘中民;;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述论[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9 陶季邑;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美国战略的若干共同点[J];东南亚研究;2003年02期
10 李兆凯;卢秀廉;;建国以来党的政党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发展的互动[J];党史文苑;2006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品元;中国周边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李明斌;中苏大论战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随新民;中印关系的社会认知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4 王创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张仕荣;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杨兴林;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民素质优化[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7 孙德刚;多元平衡与“准联盟”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孔凡河;江泽民外交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育国;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涛;国家利益与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D];河南大学;2001年
2 黄荣华;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D];河南大学;2001年
3 赵本涛;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元莲花;论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关系[D];延边大学;2002年
5 王正宇;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韩立娟;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反霸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雅贤;论中国不结盟外交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永凤;中共对苏共二十大认识的变化及其对“十年探索”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纪梅;从同盟到分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春燕;中美台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回顾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色性的认识[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2 马冬梅;;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及内涵[J];华章;2011年13期
3 谭婷婷;;关于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问题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1期
4 田辉;杨春权;;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若干反思[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王科;;社会主义价值中“人自身和谐”的内涵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王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王艳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8 李春蓉;赖锡莲;;关于公共政策稳定性的若干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2期
9 罗健;;国家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演化趋势[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杨红云;朱万钟;;政治和谐的内涵、特征及实现理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邹伟;饶晓亭;石胜勇;;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吕雪枫;孙铁阳;;政府治理形象:新领域、新阐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覃映霞;;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诚;;服务型政府评价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兆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价值[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景治;为和谐世界建设提供学理支撑[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中国“和平崛起”思想及其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达理;论科学发展观[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珊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与思考[D];西北大学;2006年
4 卢兆海;赫鲁晓夫“三和”外交路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煜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马小燕;邓小平不结盟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07年
7 李开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8 吕国平;国家主权问题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徐艳辉;构建中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李婧;邓小平、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6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9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