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

发布时间:2020-06-10 14:55
【摘要】: 美澳同盟,作为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其在亚太地区遏制共产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5-1973年是美澳同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而同盟的形成、发展乃至特质无不同冷战联系在一起。以往对美澳同盟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视角,本文则把研究视角转向美国,考察美国对澳大利亚政策调整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决策意图及美澳双方的政策互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冷战时期的美澳同盟。 本文以美澳现有的美澳同盟关系史专著和论文为起点,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美国国务院关于澳大利亚的解密档案等史料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美国地缘战略与亚太安全战略的演变这一政策视角出发,以美澳关系形成发展过程的核心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解读冷战时期美澳同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揭示冷战时期美澳同盟关系形成发展过程及特点。 论文分为绪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选题意义,回顾了美澳同盟关系研究的学术史并阐明写作思路。结论部分呼应绪言提出的研究目标并对正文述论进行总结概括。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从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抗的亚太局势与美澳两国外交政策构想,分析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西南太平洋军事同盟体系一环的重要价值,论述了美澳同盟关系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美澳关系发展并不顺利,在马努斯基地使用问题和日本问题上,美澳立场相去甚远。但随着冷战在亚太地区逐步展开,美国开始着手建立以其为核心的地区性安全保障组织体系。一向为政策决策者视为“边缘地区”的西南太平洋地区逐步被纳入到冷战之中。而作为大洋洲主体的澳大利亚则积极寻求同美国缔结太平洋公约。 第二章讨论了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太平洋公约政策的调整,并详尽剖析美澳同盟的缔结过程。朝鲜战争是美澳同盟关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朝鲜战争加剧亚洲冷战氛围,无论在朝鲜战场,还是对日和约上,美国都需要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盟友的支持,这极大地提高了澳大利亚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为了应对朝鲜战争爆发后亚太形势的变化,美国在对外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在加快对日媾和步伐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缔结太平洋公约,给各盟国以安全保障。1951年初杜勒斯的太平洋之行促使澳大利亚接受美国所拟定的对日和约,美国同澳新缔结三方条约,1951年澳新美条约标志着美澳同盟关系的建立。 第三章将美澳对东南亚政策的基本纲领和具体政策相结合,分析美澳对印度支那政策动因。为了干涉印度支那,美国极力争取澳大利亚支持,而澳大利亚逐步放弃在英美之间的平衡政策,,全力支持美国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的建立使美澳同盟关系有了“双保险”,这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美澳同盟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通过分析美国对澳基本纲领NSC5713号系列文件,考察美国对澳大利亚的长期政策。尽管这一时期美国有意识地强化美澳同盟关系,但在与美澳同盟有紧密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两国存在分歧。通过分析美澳在苏伊士运河危机、西伊里安,印尼同马来西亚边境冲突等问题上的争执和协调,充分说明美国全球战略与地区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而澳大利亚在美国既定政策调整中的从属地位也体现了美澳关系的非对称性。在这个过程中,同盟关系能够在调整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也反映美澳同盟关系的稳定性。 第五章叙述了在越南战争中美澳同盟关系强化的历史。澳大利亚跟随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在政治和军事上大力支持美国,澳大利亚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最重要、最可信赖的盟友之一。美澳同盟关系的加强强化了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对美国的依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871.2;D8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莲芬;;肯尼迪政府与解决老挝危机的日内瓦会议[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2 郭洁;;冷战与东欧——近二十年国外学界相关代表性研究及述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7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学术界对国际冷战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绍铎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当前日本的冷战史研究概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赵学功;中国国际冷战史研究的里程碑[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徐思彦;冷战史研究: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王成至;美国的冷战史新研究现状[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徐思彦;国际冷战史研究在中国[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鲁惜福;“要把核导弹像香肠一样扔出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华东师大教授 沈志华;档案的公布与开放并非一回事[N];北京日报;2009年

9 梁强;永远难以结束的战争[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特约通讯员 夏锦华;传承文脉 建设国际关系战略分析智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齐秀丽;冷战与美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纪胜利;美国对芬兰政策研究(1945-1960)[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曲升;美国外交史学中的“威斯康星学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波;李承晚政权与美韩同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友孙;波兰社会主义演变中的美国因素[D];外交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贝贝;冷战与美国的印度洋政策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红霞;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研究(1949-1961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潘德锋;美澳同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杨晓成;第二届杜鲁门政府对东南亚的援助政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云权;美国对安哥拉政策研究:1961-1976[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长新;里根政府“低烈度战争”战略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玉兰;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准军事行动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孙艳;美国对意大利的政策与《对意和约》的签署(1945-194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祥春;冷战初期美国对希腊的援助政策(194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兴广;试论冷战时期美国在能源领域对苏联的遏制政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6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06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