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中国联合国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清敏;;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J];国际论坛;2006年02期
2 谢立言;;中国外交的多边主义转型及其解释[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3 成志杰;王宛;;金砖国家治理型国际机制:内涵及中国的作为[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4期
4 赵长峰;薛亚梅;;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机制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5 朱旭峰;;二轨国际机制与中国思想库发展[J];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04期
6 焦世新;;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历史进程与内外动力[J];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01期
7 刘美武;;重叠国际机制与非洲减贫[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4期
8 刘宏松;;非正式国际机制与全球福利[J];国际观察;2010年04期
9 王明国;;试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机制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郭丽;;国际机制理论研究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旭峰;;二轨国际机制与中国思想库发展[A];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冬季号第3期(总第16期)[C];2013年
2 殷翔;;国际机制研究与美欧反恐合作[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吴文兵;;国际机制变迁的动因及其批判[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夏立平;;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李威;;论中美“碳外交”的协调与互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刘杰;;中国和平发展的“机制化生存”理念[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夏海斌;;外交功能的经济化——中国“外交资源”的经济效应[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余丽;;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看和谐世界的建构[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党领导的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平;在多边外交中期待更有力的国际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记者 明海英;构建新的国际机制和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3 记者 潘寅茹;国际机制频遭挑战 反全球化恐引发黑天鹅事件[N];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
4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 实习生 王玲 孙一秋;中国青年的底气从何而来[N];中国青年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莫莉;G20成为应对危机的核心国际机制[N];金融时报;2016年
6 记者 张茧 通讯员 王怡;筱溪水电站接轨清洁发展国际机制[N];湖南日报;2006年
7 刘杰;国际机制与国家主权的价值悖论[N];学习时报;2003年
8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夏立平;战后秩序演进中的国际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9 朱杰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峰会成加强亚信机制建设契机[N];文汇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许晖;WTO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淑红;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永成;人权保护的国际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李小军;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D];复旦大学;2006年
4 焦世新;利益的权衡: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5 于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房慧贞;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D];外交学院;2012年
8 耿鹏涛;新中国外交观念的构成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杨晓萍;中国外交中的观念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侣萍;冷战后的中国联合国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武宇琪;“一带一路”:正在生成的新兴国际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3 王肖肖;全球治理中的“软机制”与“硬机制”的机制间合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张晋伟;国际机制的俱乐部模式及其对亚投行的启示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5 闵文飞;二十一世纪中国参与国际机制建设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罗艳琦;管制轻小武器非法贸易国际机制的有效性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7 王永刚;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困境与变革:一种国际机制变迁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9年
8 姜春娥;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经验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张晓溪;国际机制与中国的参与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浩;迈向世界大国之路——对中国实施多边外交的探讨及展望[D];外交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727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2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