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的意识形态外交
发布时间:2020-07-08 12:30
【摘要】: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举国逐渐形成了对欧美列强的崇敬心态和趋势。在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的同时,日本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向西方靠近,形成了与其传统封建思想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体制。二战之后,日本的封建残余被基本铲除,而其价值观在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构;在意识形态上,日本也全盘接受西方的理念。冷战期间,日本从其西方式的价值观出发,开展了意识形态外交。虽然其间有弱化意识形态、重视实用主义的阶段,但从整个冷战时期上看,日本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明显的。 麻生太郎担任安倍晋三内阁外务大臣时提出了“价值观外交”的理念,并在其指导下试图构建“自由与繁荣之弧”。“价值观外交”无疑是日本意识形态外交的新发展。福田康夫内阁时“价值观外交”一度搁置,麻生太郎代福田而成为首相后,他热衷的“价值观外交”再次粉墨登场。历史证明,在外交政策上日本什么时候谈化意识形态的因素,其所收到的国家利益就显著,什么时候强化意识形态因素,其国家利益就受到消极影响。麻生如果再次以价值观作为外交行为的标准,必将对日本外交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产生严重消极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31.3
本文编号:2746541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跃;;还历史本来面目——重新审视日本明治维新[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2 金熙德;;经济利益·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二战后日本对华外交基点的摇摆[J];当代亚太;2008年01期
3 王轩彦;日本人权外交浅析[J];国际观察;1997年03期
4 赵青海;;“四国同盟”:构想与现实[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5 孙承;;从“价值观外交”到“积极的亚洲外交”——日本安倍、福田内阁亚洲外交的比较分析[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6 张智新;;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06期
7 金熙德;;21世纪日本外交的抉择[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8 归泳涛;;试析日本在人道主义干涉问题上的立场[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9 丁兆中;;战后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嬗变[J];理论导刊;2008年06期
10 王逸舟;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概念与表现的粗略检讨[J];欧洲;1994年05期
本文编号:274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4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