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23:37
【摘要】: 民族心理是指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作为一个民族的内心驱动力对国家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决策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从集团意识,等级观念,“忠”的意识,危机意识,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等日本民族心理的内涵及特征出发,通过梳理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知的心理历程(中国观)来分析日本对华认知的心理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东海油气争端及日本对华外交进行日本民族心理分析,并就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景给以展望。 本文认为日本民族是个具有独特民族心理的国家,其民族心理的二重性特征以及中日两国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差异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中日之间的首要问题是随着中国崛起而面临的亚洲中心位置再次互换以及随之而来的两国的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的调适。面对中国的崛起,长久以来以亚洲老大自居的日本,自上而下必需面临一个心理的调适过程。日本民族心理的特性告诉我们推动中日关系向良性的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笔者从民族心理这一新的视角,综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以及国际政治学相关知识和理论方法对本论题展开论述。希冀这篇论文,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助于加深国人对于日本民族的认识,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并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研究有所补充。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杭;解读俄罗斯政治文化的钥匙:俄罗斯的民族心理[J];唯实;2004年10期

2 王书中;日本走向何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01期

3 ;日本经济为何爬不出陷阱[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30期

4 李渤;民族心理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J];长白学刊;2004年05期

5 丁扬;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与经济衰退的深化[J];理论界;2005年11期

6 杨丽梅;;促进社会和谐的国际经验——以日本为例[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7 崔岩;;国际金融危机与日本经济的景气衰退[J];日本研究;2008年04期

8 佐藤孝弘;;日本公司治理与国际化冲突[J];日本研究;2009年01期

9 杨利蓉;;从“家”制度看日本人的集团意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10 陈建;;软化、服务化、空心化及其他——浅谈日本经济的某些特点[J];前线;198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逯新红;;2010~2011年日本经济回顾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日本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3 杜创国;;日本行政改革及其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海钟;;中国区域心理学与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秦素琼;吕志革;邹平;;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二十五年回顾与反思[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永军;;日本经济衰退与复苏原因探析——马克思主义的视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陆亚;;英汉复合名词命名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遐思;;从世界上面额最大的一张支票看日本经济之起家[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吴寄南;;人才开发与日本经济的复苏——市日本学会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屈一锋;;论中西不同的民族心理对绘画风格的影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教授;日本模式的软肋[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记者 江山;无锡—日本经贸旅游文化成就展揭幕[N];无锡日报;2006年

3 周轶君;“活力门”,他是“首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曾志英;日本加息与否对股市影响有限[N];证券时报;2007年

5 陈t

本文编号:2749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49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